第328部分 (第1/4页)

高勇于马上伸了伸胳膊活动活动筋骨,“走,到前面看看去!”

……

河东郡陕津以西近二百六十里地清津渡口,原本只是一座仅有八户人家地小得不能再小地小小渡口,自从去年年底开始,先是一支百余人的军兵前来驻扎,一边建设营寨,一边将八户百姓迁走。随后,又一批木匠、船工被征召过来,在没有人烟地密林中打造船只。奇怪的是,渡口依旧很小,每日里也有船只停靠。但是,只要脱离道路向密林深处走去,定然会大吃一惊,因为那里已经停放了几十艘船。还有为河岸浅滩量身定制的组装式临时码头。

一身便服地潘凤隔三差五的就要过来视察一趟,因为这是沮授秘密安排的任务,所以知道它存在的除了此地的人员外,整个河东郡不会超过十人!站在岸边饮对面空旷的河岸,几株老树攀枝错节的长在一起,颇有一股山水画的味道。可是落在潘凤眼里,却只有一点:这是南边几百里河岸少有的适宜部队大规模运送地地方!

“启禀

督军府密令!”

潘凤整理衣襟,神情肃穆的接过密信拆阅。片刻之后。纸片飞扬之际,潘凤低声下令道:“以第2步军长史名义发出命令:第2步军各部队立刻进入战备状态,暂停返家探亲申请,已返家军官、兵士务必在五月底前返回部队!另外命令王门的25机步师稍稍向西靠津、清津之间设立暗哨,严密监视过往人等!”

随后,潘凤翻身上马,卫兵问道:“将军要去哪里?用不用叫上卫队?”

潘凤摆了摆手。“去津转转,探望一下调来不久的王门、苏由,都是第2步军地,要多联络联络感情。”言罢扬鞭策马急驰而去。

……

临晋城。孙仲同样收到了一封督军府密信,详阅之后合眼冥思,思索信上的命令‰此同时。一人一马徐徐漫步走入临晋城‰幽、冀所有城池一样。临晋城也在年后开始推行城门全天开启并停征城门税的新政‰此一道,还有诸多利民举措逐一实行;尤其是幽、冀精明的商户到来。不但迅速盘下临晋城地主要店铺,还在城内购置房产,用作中转仓库。聪明的临晋百姓似乎觉察到了些许不同,城内房价一涨再涨,不到三个月竟然涨到了有价无市的地步,以致许多先期卖房的人后悔不迭。

其实,有过远途贩运经商地人都清楚,临晋城的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近乎是长安以北的交通枢纽。虽然通向北地郡、长安地道路需要翻越崇山峻岭,但在夺取弘农郡之前这里将是去往长安三辅、西凉、汉中地最近道路,又因为掌控在征北军手中省却了很大一部分过路费。尽管督军府拥有随时夺取弘农郡地实力,可一心逐利的商人们不愿意等待,面对稍纵而逝地商机,即使付出的代价大一些也是值得的。

于是,在这种个体理性与集体不理性的推动下,临晋的房价直线飚升,各种商铺如雨后春笋般争相冒了出来,但凡在幽、冀二州有些名号的全部在这里开了店铺。临晋城的繁茂瞬间超过动荡不安的长安城,吸引大批富户羡慕的目光。当然,也少不了穷苦百姓的消,通往临晋的管道上时常可见徒步迁徙的百姓,虽然面黄肌瘦、虽然衣不遮体,但他们知道一点,临晋城的征北军允诺收容他们,给吃给穿,新设立的官府更答允分配他们土地。简单的诉求一旦得到满足,必将引发雪崩效应,就算有着艰险道路的阻隔。

正是因为临晋的迅速繁茂与征北军的钱粮充足,才让时年四十一岁的太尉杨彪选中,遣密使送血诏,消传说中年轻有为的征北高将军能够出兵救出皇上。当然,他这也是在赌,也许到了高勇手里并不一定比现在好。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高勇决不会让皇上饿肚子,不会让朝廷百官食草果腹。

一人一马就这样站在临晋城内的大街旁,久久伫立不愿离去。许久以后,年轻俊朗的脸上突然露出笑容,更低言自语:“父亲的选择果然没错,相信高勇不会让朝艇望!”

就在这时,一匹体型彪悍的高头大马迈着小碎步从青年身旁缓慢走过,马上之人穿着一身红黑色的征北军常服,但健壮的体格、棱角分明的脸庞以及肩膀上抗着的肩章和腰间佩挂的剑却准确无误的表明他是一名征北军的中高级军官。

二人擦身而过之际,青年微微抬起头望向军官,只见军官目光平视前方,不经意间流露出强大的自信,令人不觉眼前一亮←着军官挺拔的背影,青年几不可察的点了点头:“若征北军尽皆如此,只怕不久之后……”

片刻后,驻扎临晋的4步军军部会室外,刚刚的军官“啪”的立正,朗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