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部分 (第1/4页)

厮杀声响彻天地,劈砍声震耳欲聋,劈杀之间杨彪似乎又找到了当年投军报国时的雄心壮志,长剑在手,天下任走!禁军人数虽少,却也算是精锐,初时交手硬是凭借一股锐气将敌兵挡住。可是,空腹作战绝难持久,体力与人数的劣势很快显现出来,以至于皇帝还未能走出半里!努力缠住敌人的杨彪悲哀的发现,一队百余人的兵卒已经向皇帝撤退的方向追去……此情此景,杨彪不禁仰天长叹:“老天何其不公?何其不公!”

就在这时,皇帝欲进入躲避的密林中突然传出呐喊之声,震耳欲聋,似有千万人之威!这一突劁故登时令混战中的双方同时傻了眼。

没有任何旗号,没有任何标志,有的仅是一片乌七八糟杂色衣服的准兵卒。这伙兵丁人数不下三千,分成三股向混战中的人包抄过去,包括那队追赶皇帝的兵卒。所有人不明所以得看着。很快,喊杀声停止了,宋果、杨彪率部与郭部曲对峙,而外围又被别人包围。西面,喊杀声越来越近,透过淡淡的晨雾隐约可见正在渡河的郭军卒以及奋力拦阻的杨奉部曲。

刘协惊恐的看着发生的一切,这时密林中传出一阵稀疏声响,又把众人吓了一跳!杨彪反应最快,对着树林大喝道:“何人胆敢惊扰圣驾?还不速来领罪!”十余名禁军立刻涌上前来严密护住皇帝。

只见三名壮汉顶盔贯甲在百余兵丁的拥簇下走出树林,不待提问便依次跪倒叩拜道:“白波军韩暹(李乐、胡才)叩见皇上!救驾来迟,还请皇上恕罪!”

' '

第六章 得偿所愿(3)

协圆瞪双目,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不远处的杨彪窦丛生,只召唤聚拢部曲,一待事有变故,好立即营救皇上。刹那震惊之后,刘协立刻恢复镇静,努力保持着帝王威仪道:“尔等素在临晋以北活动,为何千里迢迢跑来此地?救驾?郭也是打着这个口号,莫非尔等也欲效仿叛贼郭胁迫于朕?”责问之余,刘协展露出来的帝皇权威着实令人心颤。

“草民万万不敢!我等虽曾作恶,但仍忠君爱国,不辞辛劳为朝廷拱卫北疆抵御匈奴入侵。怎奈时过境迁,如今高征北挥军西进,丝毫不顾我等辛劳,硬将白波军赶出故土,使白波军报国无门。正于此时,有传闻道皇上受奸臣胁迫,我等心中悲愤,故一致决定以孱弱之躯尽微薄之力,转战前来投效皇上!请皇上无论如何答允草民的忠君之心,白波军虽已不如往昔,却仍有数千之众,定能保护皇上平安!”说完这一通,低着头的三个人互相交换眼色,李乐、胡才纷纷报以赞赏的眼光。

听闻此言,刘协长出口气,无论韩暹所言真假,皇帝的威仪算是保住了。“唉!”刘协轻叹一声,伤感道:“不想大汉天下并非皆是叛逆之臣,也有卿等心系朝廷之人。”说着露出和蔼笑容,抬手道:“卿等忠君爱国何罪之有?快快平身,此地握,当速速击退叛军,而后再行封赏!”

韩暹却纹丝不动。继续叩拜道:“请皇上降旨,赦免白波军以往过错,如此草民才可无后顾之忧,奋力杀敌!”

刘协一怔,偷眼询问杨彪,见其微微点头,遂道:“往昔已逝,追之无益!朕便诏令天下知晓,白波军忠君爱国。当为楷捻率,过往一切概不追究!”

“谢皇上龙恩!”三人齐声大吼,随即拥簇在旁的百余兵士也兴奋地山呼起来。

这一变故令遭到包围的郭军兵大惊失色,耳听不虚。眼见亦识,这突然出现的白波军不但不强掳皇帝,反而趁机邀功坏己军好事。分处南北的两名引军校尉对望一眼后,立即下令向西突围。企图与郭汇合后再返身杀回。

谁知,杨彪老辣,见情势微妙,心知赦免罪行不足以让白波军拼命。还必须付出更多代价!于是,立即向皇帝叩首道:“白波军千里迢迢来此救驾,劳苦功高当予重赏!臣请皇上下旨№彰白波军有巩人!借以激励士气奋勇杀敌!”

刘协何其聪睿。一听便知是自己疏忽。当下立道:“杨卿所言甚合朕意。如此,朕赐封白波军韩为宣威将军、李乐为宣德将军、胡才为荡寇将军∴者各自官升三级!自部将以下皆由三位将军自定!”

三人大喜,再次叩拜。至于白波军兵士也无不激动非常,身份地位的差距在古人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贼与官势不两立,且无论到哪里,贼永远也无法获得认可,一日为贼,终身为贼!还好有此天赐良机,使白波贼洗刷耻辱,换来新生,至少在面对征北军是也可以官军自居!

“不,说不定,白波军的地位比征北军还要高!”三人心中同时兴奋的想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