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部分 (第1/4页)

银来支付!你说说,我们是赚了还是赔了?”

“这……”三人困惑之际,高勇已然明白其中奥妙,想不到贾诩居然有如此经商头脑,真所谓一通百通啊!“妙计!”高勇不禁伸出大拇指赞叹道,“如此商战,才是真正的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从经济上削弱敌人,效用不弱于军事手段。至于小钱……不但可以把府库中全部用掉,还可以秘密铸造!打经济战,估计没有州郡是本将军的对手!”

听着高勇解释,三人逐渐明白过来,看向贾诩地目光愈发崇拜。倒是贾诩沉吟道:“西凉一地人口40…50之间,粮产虽然不多,却也有近七八百万石,弱需收购至少要0亿奉天币,如此巨大金额务院能不能筹措出来?”

“0亿?”惊讶于贾诩的心算能力,高勇也被这样巨大慑。自西征伊始,府库嘱似流水,去年结余税入只能维持西征所用,恐怕再无僚一场经济战!想到这里,高勇微锁眉头,绕着方桌转起圈来,同时开动脑筋寻找合法又容易地筹钱方法。

屋内转瞬宁静下来,五人个个较劲脑汁苦思对策。这时,徐荣道:“前段时间闲聊时听张辽说起主公当年攻打三韩时曾向钱庄、银行借钱,不知这次可否……”

“借钱?”高勇一愣。脑中如遭电击,一个划时代地念头突然跃出!“对,借钱!但不是向钱庄、银行借,而是向幽、冀二州地百姓借!”这个念头一出现,高勇竟激动起来。

四人齐刷刷望向高勇,近乎同声道

何向百姓借钱?就算百姓拥护官府,也不会轻易出借

高勇哈哈一笑:“钱不白借,要还本付息。且这利息比钱庄、银行的还要高一些!”

贾诩一听便知其中有门道,“如何借法?”

高勇立刻取来纸笔便说别解释道:“方法最简单不过。以官府名义发行国……噢不,是官债,由官府出面,以税款作抵押。证到期还本付息,并按照高于银行、钱庄地利息兑付≡象暂定为幽、冀二州百姓,凡购买者登记造册,并发给官府统一印制的凭据。若急缺钱财。可将官债凭据转卖套现,并到官府更改记载即可!”

四人已经听得目瞪口呆,可高勇毫无所觉,仍在奋笔疾书口若悬河。“官债期限灵活多样,可年,可2年。可5、0。利息也各不相等。年限越多越高。”

听罢高勇一番阔论。贾诩最先拍案叫绝,“此法可行!此法可行。若被文若、文锦得知必定大喜过望!”

高勇也很满意这突发灵感。在未来,发行国债是国家调控经济、筹措资金、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更是财政艰难时维持经济建设的重要方式。也许,现在推行效果不很明显,但相信数年↓十年后一定会有人发现其中的诸多优点。“嗯,先试行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孙仲愣道:“试行?那要准备多少官债?”

“就以收购粮食所需的0亿为准,年期!现行银行一年利锨百付一点五,那么官债定为百付二点五!”说完,高勇迅速折好信纸,唤来兵士立即送回奉天。

这边厢刚忙完,那边华雄开口道:“主公,俺们可以买官债吗?”

看着四双渴望的眼睛,高勇点头道:“只要是官府治下登记造册地百姓都可以购买!怎么你们也……”不等说完,那边孙仲已然兴奋道:“老徐,你打算买多少?”

“先来十万!要不是家里刚把房子翻修完,真想再多买个十万!”

“老华呢

“嘿嘿,俺家人都不太懂经商,种地也不在行,只好多买点,三十万吧!总比存到甄甫号强!”

“军师呢?”

“常年在外,也得给家里考虑考虑。诩也弄个三十万!细算下来,一年可有七千五的利息,顶老贾一个半月的俸禄了!也比存银行钱庄多了三千奉币啊!”

“决定了,仲也买他个20万,省得老娘说俺只会守着俸子!”

听着四人高谈阔论,高勇哭笑不得。当然,心也活络起来,趁着四人不注意,转过身来提笔再战:吾妻莲儿,官府即将发行官债,利息甚高,可与其余夫人协商,酌情购买以为表率,然切记不可过多。夫君手书,长安城外!

划时代的创举就在这种近乎搞笑地氛围中完成了。官债,即国债,将来未来发挥出难以估计的效用!而此刻,它才刚刚揭开冰山一角。

入夜,除贾诩外,其余三将先后返回部队。仰望苍穹,高勇眺望夜幕下的长安城道:“文和,总攻前的几天绝不能让李消停,该擂鼓擂鼓,该夜袭夜袭,同时也让城内细作展开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