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部分 (第1/4页)

要大!百姓拥护不用表述,单单兵马一项,就绝对不止表面上公布的百万大军。世人皆言高勇的百万大军乃是虚数,可杨修通过仔细观察,竟然判断出百万不过是高勇随时可以调动的兵力∩此推之,杨修建议朝廷当继续忍辱负重,万万不可因一时意气,将好不容易聚拢起来的潜实力葬送掉。

虽然不清楚杨修如何得知朝廷要有所动作,可游记上的一段话深深地震惊了杨彪。

“概司州之河内郡,郡府直辖郡兵仅约八百至一千,大略维护平日治安。然则一旦遭遇战事,只需州府下令,便可在十二个时辰内于全郡集中一至两万兵马平乱,二十四个时辰内集结三万兵马,三十六个时辰内集结五万大军!”

言之凿凿。令杨彪立刻想到了即将在弘农郡开启的吃。起初自己曾想劝阻一二,谁想杨奉、徐晃皆极力鼓励,并分析的条条是到,将高勇的弱点一一点出,最后得出结论:此时是对付高勇的最佳时机!凭心而论,杨彪被说的心动,故而才未加阻止。可眼下看来,当初的决定有失偏颇,众人只看到了高勇的弱点,却忽略了高勇的优势!

于是,赶在天黑前进攻面圣,便是要想办法延缓起事,免得多年辛苦付之东流。

一页一页的翻阅着详细的游记,刘协似乎忘却了时间。时而高兴,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漠然‰之相对的,刘协热切的心正在一点点变凉。

“此间种种,皆为真切?”

“回皇上,臣下愿以一生名誉担,绝无半句假话!”

“唉!民心难道真的不在朕这边?那此前种种准备,岂不皆成了过眼云烟?”一时间的茫然,刘协突然发觉到。事情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即便已经极其高估高勇的影响力。

“皇上,民心向背乃是天长日久积累而来,绝不是短短数年可以改变。但是高勇的作为却在加速这种积累,老臣推断,不出十年,民心将彻底滑落到高勇那方!”

“那朕该如何?坐以待毙吗?”

“不可≡付高勇只能戒急用忍,用低调、用忍耐麻痹他,以待绝佳时机给予致命一击!机会只有一次,但绝不是现在!”

“现如今,经历北战南征,高勇正是体弱乏青黄不接之时。以后还会有这样的机会吗?”

杨彪面色沉稳。狠狠地点头道:“一定会有,高勇不是神,不是圣,而是人!只要他还是人,就一定会露出弱点!因此,老臣斗胆,请皇上立刻派人延后弘农的起事!”

听闻此言,刘协双目瞬时黯然,伸手从书架上取来一份奏报递给杨彪,“看看吧,弘农的事情已经结束了!”

杨彪大吃一惊,急忙翻阅。奏章上只有寥寥数语:弘农突发民乱,官军及时镇压,贼匪无一逃脱,主犯胁从悉数落网!落款写着四个名字:张晟、张、赵达、朱灵!

“这”

“宫里有内奸,朕的一举一动都在朱灵的掌控之下,他们这是在告诫朕要安分守己啊!”

“那弘农地方”

“没有回信,恐怕凶多吉少。好在河内郡、河南尹的及时隐蔽,才堪堪逃过一劫!”

是夜,皇宫大内,太尉府上,彻夜无眠。

弘农民乱爆发的突然,消亡的更快,根本没能激起丝毫涟漪,就在官府的多方筹划下销声匿迹≠姓们不过是以为发生了治安事件,只有当地没有参与、或者说没有资格参与的士族们才真切体会到官府军力的强大。两万兵马突然出现,风卷残云般击溃湮灭了叛乱之人。随后,府衙差役齐出,仅耗时一日,便将一喻从悉数抓捕归案!雷厉风行,快准狠稳,令心思犹豫的氏族彻底放弃了墙头草的打算。

西园八歇的主将二张的大名也不胫而走,成为了弘农乃至司州的名人↑承高勇的安排,杀戮过后自然要给予奖励安抚≮是,慷他人之慨,将没收的乱民土地重新划分,一部分安置流民。一部分奖赏本地立功百姓,还有一部分则划为木材林。黄河流经弘农、河东的交界,保持水土乃是重中之重。每年耗费巨资的黄河工程中,约有两成都用在了退耕还林,规划引水沟渠,甚至设立泄洪区等先进举措。虽然黄河至今未发生洪水,可凭借前世的记忆,在这一两年内,天灾将紧随人祸,成为中原大地的主宰。

长江肯定洪水泛滥,搞不好危及整个下游▲黄河则是全流域的泛滥成灾,否则曹操何至于忍忍了许多年。好在高勇控制了北方后,花费巨大力气整治北方水系,眼下已经初见成效∴较之下,扬州、徐州境内的河流却是多年疏于管理,河道淤积、堤坝糜烂,只怕寻常年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