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部分 (第1/4页)

氯绾危俊�

“臣无异议!”

波澜不惊的对话,真好似明君贤臣,却怎知内力的无奈与张扬。荀的脸色很难看,高勇的行事风格愈发难以预料,以前的信息全无用处,不只郭嘉在成长,高勇也在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上边的位置。

接下来不出所料,高勇呈上北疆大战的有功将校名单,请皇上亲笔赐封。足足上千人,上至高勇、高顺,下至普通营尉、连尉,甚至还有五名战功卓著的士官长。刘协面色愈发苍白,本拟向朝臣求助,却见倚为心腹的官员无不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杨彪研究天文,杨奉钻研地理,荀还算好,可望向刘协的目光中满是忍让。

孤立无援的刘协,微微合上双眼,心中哀叹一声:“罢了!”便颤巍巍的提起笔,写下了“准”字。(!)

' '

第五章 兴平之年(6)

高顺晋升为卫将军。张飞晋为前将军,乐进晋为左将军,黄忠晋为右将军,甘宁晋为平南将军,其余诸将均有晋升。听到熟悉的陌生的一个个名字,百官心思各异,乃至杨奉都目光闪烁。其后,高勇又奏请调幽州辽南太守王信为司隶校尉兼任司州兵曹,以司马朗为洛阳令。刘协沉默片刻,终究点头应允。

贾诩见百官默然无语,杨彪、杨奉、荀面无表情,刘协面色苍白,嘴角微微上翘,当即出班奏禀:“启奏皇上,数年来,高将军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击黄巾、讨叛逆,灭扶余、高句丽、三韩、乌桓诸国,拒匈奴、鲜卑,更励精图治,使北方数州重启太平世≠姓爱戴,官吏拥护,可谓创下古今未有之大功,兼且迎娶汉室宗亲为妻。为顺天应人,臣启皇上赐封高将军为异姓王,以安天下民心、慰藉百万将士!”

话音一落,大殿内鸦雀无声。

虽知晓必有此举,可当真正来临,刘协仍不禁悲愤满胸!

“封王?无可避免吗?”刘协于心中呐喊,目视殿上百官,竟无一人出言D凉了。“高卿家欲为何王?”刘协咬牙问道,“想将军出自奉天,当愿为奉天王?”

“不,愿为秦王!”高勇昂起头,平静的望向刘协,嘴角竟带着微微笑意。

听闻此言,荀脑袋嗡的一下,眼前瞬间一黑,险些晕倒。“怎么会?称王?秦王?秦为汉代,难道其欲复兴暴秦?”

百官惊骇莫名,晋升将校尚在情理之中,可这突然封王,却是大出预料!就凭贾诩的几句话,封高勇为王?世界疯了,还是自己疯了?

杨彪满嘴苦涩,却只能紧咬牙关闭口不言。杨奉更加老实,专心致志的研究地理。徐晃面色微红≡然很是愤怒。

“臣附议!高将军战功赫赫,威慑四方,封王当之无愧!”羽林中郎将宋果突然奏禀。

“臣附议!高将军日理万机,保境安民,拜将顺天应人!”羽林左监刘艾、羽林右监杨琦齐道。

其后,大殿上朝廷官员们纷纷出言附议,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甚至有人恨不得露胳膊挽袖子拿起喇叭高声呐喊。

贾诩目光一扫,大殿顿时安静下来,“皇上,臣此来,还带有各方将领签署的封王奏章,请过目!”言罢,取出一份奏章,递给长侍。

“这”长长地一串名字,看的刘协天旋地转。

“请赐封高将军为秦王!顺天应人!”贾诩振臂一呼。

“请赐封高将军为秦王!顺天应人!”超过六成官吏应和,声势骇人。

刘协嘴唇颤抖,面色惨白,在这一阵阵声浪中,头颅微沉,“朕恩准。赐封高卿家为秦王,加太傅衔兼领大将军位,世袭罔替!”

金口玉言,杨彪双眼紧闭、面色殷红;荀凝视高勇、清泪横流

“臣高勇谢主隆恩!”高勇没有什么反应,一切水到渠成。

“恭贺秦王殿下!”贾诩、赵达率先叩拜,典韦、许褚紧随其后,韩暹、胡才、李乐亦不甘落后,声浪舒张,朝廷百官纷纷跪拜,殿外高勇军兵纷纷叩拜,恭贺声浪潮水般扩散,有大殿开始,经皇宫,进入洛阳内城,再到外城,凡声浪经过处,军兵无不高声呐喊,百姓则纷纷就地叩拜及至最后,杨彪、荀也不得不放下自尊,当庭叩拜。

大殿之上,只事高勇、刘协还在坐着。一下一上,一旁一中〓人平淡无奇的对视一眼,没能掀起任何波澜。

是日,高勇奏请皇帝豁免兖州、凉州两年农税,减免徐州一年农税,并正式昭告天下,广开言路、广纳贤良。令行委派刘备为荆州别驾,委派孙策为豫州别驾,即日上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