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部分 (第1/4页)

边的肥汰土地悉数开垦出来,一个个村庄如同雨后春笋般钻出地面。随之而来的还有商贾云集,平均每日新开十余户商铺,各种货物一应俱全。繁茂的商业令税收急速增加,仅一季度就已经接近去年半年所得。洛阳令司马朗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年轻人,一夜之间收揽了洛阳民心。而司马家族也因之成为朝廷百官的奉承对象,声势直追荀氏、杨氏。

杨彪闻言只能报以苦笑,皇帝的举动他一清二楚,空有雄心壮志却无相应的能力。正如荀彧感叹:一城尚不能治。如何治天下?司马朗跟随高勇几年,行事作风与之十分相似,实事求是、雷厉风行,更兼亲民、爱民。不像皇上及百官,只知居高位凭空指挥调度,严重脱离实际。

“皇上,人人各有所长,或许司马朗就善于治政。而皇上乃是一国之君,无须事必躬亲,只要交给的力的人办即可。况且,秦王对洛阳的渗透无孔不入,皇上颁布的政令未必能够真正落实。然而百姓却不这样认为,他们只会想到皇上忘记了他们,于是便投靠秦王。好在这一切即将过去,只要脱离牢笼。皇上必能重振汉室,恢复朝纲”。杨彪的话似安慰又似鼓舞,却独独少了份信心。

“杨卿也觉得此事可行?。刘协微微眯起眼睛凝视杨彪。“洛阳虽如牢笼,高卿家却不会肆意妄为。而那人????刀当年救援便未尽全力,如今?刀7刀”

杨彪悄悄挥手屏退随从,低声道:“刘州牧乃汉室宗亲,不会对皇上不利。只是此去那边,即使一切顺利。也难免要继续忍耐一段时间,直到皇上有了自己的班底属臣。而且,那边毕竟还认可皇室正统。不似高勇野心勃勃。唯所虑者,荀司徒的态度不甚明朗,倘若他不肯追随。无异于少了臂膀

“荀司徒?”刘协面露苦笑。眼中复杂之色一闪而过,“他的立场十分模糊,联把握不住,此事暂时不能告之。至于忍耐,联已经忍了几年,多加几年又有何妨?董卿那边安排如何?”

“董将军已经答应追随皇上,其下属正在秘密准备。”杨彪不动声色道,“此外,据杨椅禀报,南边安排的人手已经全部潜入洛阳,再要五日便可布置完成。眼下高勇刚刚攻占汉中,气势正盛,司隶校尉王信似乎得到指示,注意力正在转向豫州,对洛阳的监控有所松懈。

“刘卿家身边有能人啊,可以如此准确判断局势。高勇果然驻留长安,看样子他要在年中征讨南匈奴。此役所胜,这北方数州将彻底落入其手。联不甘心!”“皇上不可急躁,高勇虽胜绩连连。却也在不断地积累弊端一些矛盾可以暂时掩盖,却无法彻底消除。弘农事件仅仅是个开端,以后还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北方数州地域辽阔,高勇将很快疲于奔命。曹操、孙策都在养精蓄锐等待报仇雪恨。皇上可以因势利导,积极拉拢各方为己用,只要这几方势力能够团聚在皇上名下,便可以高勇抗衡。臣听闻曹操、孙策都在积极打造新军,相信战火很快会重新燃起

刘协举目远眺,似乎要将洛阳的景色玄印在脑中,“回宫吧,联有些累了杨彪让出道路紧紧跟随。“杨卿家于社稷有大功,联不会忘记言罢对李祯道:“去请光禄勋,联要继续习武。”

司徒府内,荀彧自斟自饮,一碟凉菜,一壶温酒。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衬托出荀彧的孤独背影。一阵微风吹过,引出一声叹息,打破了屋内的宁静。“煮酒论英雄。品评天下大势,想不到你真的做到了。十余年了,时光在荐,物是人非。不知道奉天城变成何等模样?不知道平坦的道路延伸到哪里?奉孝长大了,可以独当一面。王信也成为了股脑之士,当年的毛头子们一个个封官拜将?刀刀?汉中易主,接下来就要着手南下,想不到你不给汉室留一丁点机会。罢了,我已经尽力,天下大势果然非人力可以逆转。”

“主公,王司隶有要事求见!”老管家桌道。

荀彧一怔,缓缓放下酒杯。心道:这孩子从小就聪明伶俐,此番前来十有**是觉察到那些异常,唉,杨彪太急躁,反倒是高老弟停驻长安,难道是有意为之?“请进来吧,我也正打算与他好好商谈一番,有些事他和司马朗做得过分了!”弈旬书晒细凹口混姗不一样的体蛤

' '

第七章建安元年(3)

测徒府地位吊高可是府内仆人却仅三十余人,整座府邸四忻杂旷萧瑟。荀彧是高勇的至交好友,情义尤胜兄弟,怎奈二人理念不同,最终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高勇白手起家,眼中没有权贵,缺少儒家提倡的忠义信念。荀彧却将之牢牢守护。甚至上升到人生意义的高度。

王信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