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 (第1/4页)

美人的目光满是决然,那张似仙若妖的容貌,此刻一片冷意。

巧笑嫣然,固然美丽。此刻的冷艳,同样动人心魄。

“你难道真的要放弃与朕之间的情谊吗?”

听了这话,赵香眸中的泪瞬间落下,挂在如玉的脸盘。美人落泪,玉软花柔,融化了明帝的心。

“现在说什么都无用了,我和于川的婚事已定,陛下就忘了赵香吧。”

明帝只觉得一股冲动在心间涌动,想要说什么,却凭着尚存的理智勉强克制住了。他走近一步,赵香却是受惊的踉跄退后一步,目光凄然的看着他。

一双清丽的眼眸,欲说还休,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深深的看了明帝一眼,转身跑开了。

明帝站在原地,看着赵香消失的背影,久久回不过身来。他觉得,要是此生不能拥有赵香,他定然会后悔一辈子的。眸中涌动着暗芒,袖子下的手一点点握紧。

明帝离开赵府的时候,正好看到于家的主母王氏满面春风的携着太傅府嫡长媳韩氏一起走近长信侯府,眸色暗了暗,甩袖大步离开了。

明帝回了宫,进了御书房,一个人独自坐在御案后,脑海之中全是赵香的音容笑貌。心中充斥的,皆是不甘。

于川,于家!

于家功高震主,这么多年,也该是退的时候了。

只是。

“皇儿你要记住,于家是萧国的猛虎。有他们在,萧国的堡垒就在,外敌不敢轻易来犯。切忌,勿动。”

勿动吗?

可是,如今的于家却再不是猛虎,若是掉了牙齿的老虎了。毕竟,于老爷子已经老了,至于于川父子,则是弱的弱,残的残,再不是老虎了。

那么,这样的于家,除了也就除了。

没了于家,他还有李家。

李家一门将才,将会成为萧国新的猛虎,为萧国守护边疆!

次日,早朝。

明帝眸色深深的坐在高堂之上,“众位爱卿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明帝话语落下,新任户部尚书张盛上前一步,“启禀陛下,臣有事启奏。”

“今年全国各地的收成不佳,加之前段时间赈灾所出,如今国库吃紧。臣以为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开源节流,度过这个难关。”

“对于张爱卿所述的难题,众位爱卿有何良策?”

吏部侍郎青衣候世子白凉走出一步,“微臣以为在这样的特殊时刻,萧国上下应该一起克服。历史中也曾有这样的事例,当时有卖官贩爵,从富人手中取些银钱度过这次难关。”

明帝轻轻挑了挑眉梢。

“臣以为可以通过调整税收制度,通过加收税收的方式来补充国库。”

“臣以为万万不可加收税收,这样容易引起民怨。民乃国之本,不可妄动。还是从节流方面考虑为佳,臣倒是想到一事。近来北境颇为太平,供给北境的粮草物资倒是可以缓一缓。如今北境没有战事,可以让于国公实行以兵养兵之法,自耕自收。非常时期,非常方法,只能委屈北境的士兵了。”

“臣觉得张尚书的提议可行。”

“臣也觉得可行。”

一时间,众人听了张盛的法子,竟都纷纷附和。

明帝眸中闪过一道诡异的光芒,沉吟一番,“张爱卿所言也有道理,相比而言,此法子确实能解如今的燃眉之急。朕准奏,此事就交由张爱卿去处理。”

“臣领旨。”

“好了,今日到此,退朝。”

明帝脚步轻快的回了御书房,眼角眉梢,竟有几分意气风发。

“太后驾到。”

明帝眉峰一动,从奏折中抬起头来,就看到窦太后满面怒容的走了进来,身后跟着新封的雍和郡主董绾,即那日秋狩围场上救回的女子。自从回了宫后,董绾时时陪伴在太后身边,太后待起恍若亲女一般。

窦太后走进了御书房,眉头狠狠的皱着,“陛下为何断了北境的粮草?”

明帝眸中快速闪过一抹不悦,“此事朕已在早朝中和众位朝臣议过了,这乃是权宜之计。”

“什么权宜之计?什么法子不能用?为何要断了北境的粮草?陛下应该知道,北境的围墙外是狼子野心的苍国。一旦有所松懈,让仓苍国有了可趁之机,攻打进来,那时候为时晚矣。”

“太后言重了,何至于到那种地步,太后实在是杞人忧天了。”

“实在不行,还能让萧国的富商出些也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