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4页)

唐宛宛听得莫名,忙问怎么了。

何卿之凑她更近一些,耳语道:“这位程姑娘可不是寻常人,她是太后娘娘庶弟的女儿,算起来还是陛下的表妹呢。”

——噢,表哥表妹一家亲,看了多年话本子的唐宛宛立马懂了。

说是太后娘娘的庶弟,其实这说法不太对。太后生母早逝,程大人和继夫人再生的儿子就该算是家中嫡子了。

只是那位继夫人原是程家贵妾,元配夫人去了几年之后才抬上来的。太后跟母家多年龃龉,连她爹都不给面子,如何会给一个苛待过她的继母好脸色?

以至于堂堂一品要员的妻子,却至今也没个诰命在身。京城人都知道太后跟她母家不睦,不敢给太后添堵,遂都将继夫人的孩子称为庶出。

何家俩姑娘对视一眼,更压低了声音:“听闻程家前两年就想送这姑娘入宫,似乎是被太后堵回来了,连陛下的面都没能见上。”

唐宛宛听明白了话里的意思,迟疑道:“没准人家就是正经来上学的呢?”

“宛宛你不能总把人往好处想。”何卿之恨铁不成钢地说:“咱们学馆不光收官家子女,还收寒门子弟。这本是善举,可京城许多高门大户都看不上咱们学馆,觉得堕了世家名声。像这程家,她家是有家学的,程盈盈好好的家学不上,她跑咱们这儿来做什么?”

唐宛宛眨眨眼:“难不成是要我把陛下让给她?”

“她已经跟你说了?”何卿之大吃一惊,气得想掀桌:“这狐媚子忒不要脸!”

她这话声音有点大了,旁坐几个学生都闻声看了过来。唐宛宛哭笑不得,忙拦住她:“不是不是,我就这么随口一猜,我俩还没说上话呢!”

何许之性子比姐姐稳重些,沉吟片刻:“兴许是程家人动了心思,想送个女儿入宫去,却又晓得太后不待见他家,这才把程盈盈送进咱们学馆。没准是想从你这儿迂回一下,等跟你处好了关系,再要你为她说话。”

唐宛宛迟疑着说:“不能吧?我也没那么傻吧……”

何卿之嗤笑一声:“可拉倒吧。你当程家那继夫人最开始是怎么入的门?京城有一出戏折子叫《攀枝雀》你可知道?这戏说的就是程家的事,当笑话似的传了这么几十年,至今还在唱呢。”

“那戏里大致是说,原本一对官家夫妇恩爱和睦,那家夫人偶然结识了一位家境远不如她的年轻姑娘,也算是折节下交。那姑娘处处小意奉承,夫人与她交情愈深,后来时常把她带到家里去玩。一来二去的,她那夫君跟人家瞧对眼了。”

“那夫人也是命苦,直到她夫君要把人抬进门的时候,她才知道这事。彼时她已有六个月身孕,心里堵着一口气,天天盘算着如何与夫家和离,因此忧思过重,生完孩子连一年都没熬过去,反倒给人家腾了地方。”

唐宛宛听得瞠目结舌,只听何卿之又说:“戏折子里将人名都隐了去,可京城明眼人一看便知,这说的就是太后娘娘生母和继母的事。”

“你可得学精明点,不管这程盈盈人好不好,不管她说什么,一概别搭理。官家姑娘若是得了宫妃懿旨,是可以进宫说说话的,你可千万别做什么邀她进宫玩的蠢事。”

唐宛宛连连点头。

经两人这么一说,唐宛宛谨慎得很,如花般娇艳的程姑娘几乎被她想成了一条美人蛇。哪怕是夫子讲课的时候,唐宛宛也一直盯着前排坐着的程盈盈看。

不知是不是她的视线太灼热,程盈盈冷不丁地回过头来对上她的眼,冲她笑了一笑。直把唐宛宛吓了一大跳,忙低下了脑袋。

当天晚上唐宛宛做完了课业,满书架翻自己的小话本,将所有跟表哥表妹相关的都寻摸了出来。然而她这些话本子都是讲情情爱爱的,故事中的表哥表妹花前月下甜甜蜜蜜,没一个能拿来参考,看得反倒闹心。

唐宛宛只得作罢。

夜里洗漱过后,晏回刚行到床边,忽的想起了什么,又到桌案前提笔磨墨去了。

唐宛宛看得好奇,也跟着下了床凑过去看,“陛下写什么呢?”

晏回答:“给你写张假条,明儿叫宫人给你们夫子送去。”

“为什么呀?”

“明儿带你出宫瞧热闹去。”

唐宛宛一听有热闹可瞧,顿时期待了起来,然而她看着晏回写完,却又垮了脸。

信纸上书两行字:内子顽劣,犯下错事,罚抄宫诫二十遍,闭门思过一日,明日不去学馆。

“陛下你乱写什么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