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 (第1/4页)

李隽想了一下,道:“我们得把天气变化预估进去,就算是天气突然变化的话,估计有四天时间火炮也能就位了。 要是四天后的天气允可,我们就如期发起进攻。 ”

战争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这天时要是不考虑进去在战争中往往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拿破仑遭遇滑铁卢之败就是因为一场突然其来的晨雨造成地面潮混,不利于骑兵攻击。 拿破仑权衡之后不得不推迟发起进攻,才使得布留歇尔在他即将取得胜的关键时刻赶到战场,最终结果自然是拿破仑饮恨终生。

李隽的思虑严谨,算计不会有遗漏,于天气自然是要计算进去。 现在的宋军与以往地宋军已经大不相同了,除了军纪更严明、赏罚分明这些软环境(按:套用现代语),在武器装备上也大不相同,装备了不少火器。 但是,火器太原始,很容易受天气影响,要是突然下雨,手掷式铸铁炸弹没法使用,火炮打不响,会给进攻造成很大的困难。

廖胜功不得不佩服李隽思虑周详,道:“皇上圣明!”

李隽接着道:“我的意思是我们这次行动以攻击东营为主,对于北营就摆出歼灭姿态,再派人去策反,我相信东营被歼,北营也该破胆了,不得不降,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汉军就可发完全解决。 当然,我们也要做好劝降不成的准备,到那时,我们就毫不留情,进行剿灭。 ”

(按:我个人认为《孙子兵法》里面有一句空谈之言,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句了。 这固然是用兵的最高境界,但是也是最难的,纵观古今中外地战史,不战而屈人之兵都是以强大的武力为后盾,要是没有强大的武力,谈什么不战而屈人之兵,反而会不战而为人屈。 )

“皇上圣明!烛照万里!”廖胜功打从心里赞同李隽的看法,道:“要是皇上没有其他的事,臣就去部署。 ”

李隽点头道:“你去吧。 记住,这一战除了武力外,还要给他们点新鲜感。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何静,你这次的任务很重大,你一定要多加小心。 ”李隽亲自送何静出门,叮嘱道。

何静也是跟随伯颜大军到达临安,在临安保卫战中给宋军俘虏,经过洗脑之后归顺朝庭,他和郭侃北营主将孙初是旧识,两人曾经是私塾好友。 做好孙初的工作,要他投降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他肩上了。

何静忙道:“请皇上放心,臣明白。 臣一定小心。 把孙初劝降。 ”

“我相信你,也相信孙将军还记得自己是汉人。 ”李隽停步,道:“我就送到这里了。 你见到孙将军时,请转告我一句话。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李隽的预料是准确地,在这三天部署期间真地是下了一场小雨,使得火炮地重新部署一度进展缓慢,直到第四天快过去时方才部署完成。

也许老天喜欢开玩笑。 火炮部署完成时还是细雨霏霏,第四天天气也放晴了。 太阳公公一早就爬上山头,把他的笑脸露给人们,李隽一确认火炮能够投入战斗,毫不犹豫地下旨给廖胜功,要他发起进攻。

廖胜功一道命令下去,数百门火炮立时怒吼起来,对着东营猛轰。 在惊天动地地爆炸声中东营的汉军惊恐不安,四处奔走,躲避火炮。 他们也是没有经历过火炮的洗礼,也不知道如何应付,除了乱跑蹿外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应付。

火炮打来时,应该卧倒,他们如此乱跑,往往会成为火炮地靶子。 伤亡会大许多,好在李隽不想同室操戈,汉族自相残杀,投入的火炮数量少,伤亡才不大。 要是李隽把攻击南营地火炮全部投入的话,东营肯定会变成火海。 会成为一片焦土。

趁着混乱之际,混在汉军中的特种部队开始行动了,他们把早就准备好的传单散发下去,有机会就吼上几声“朝庭招降啦!投降无罪!”或者是吼“汉人不打汉人,赶快投降!”“他**的,老子不给鞑子卖命了,老子找朝庭去!”

有些口号是经过李隽批准的,有些口号就是他们临时起意,随口说的,反正在混乱之际。 谁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为了把戏演得逼真。 一些特种部队故意把手里地武器一扔,双手高举在头上。 大吼道“投降,投降,投降啦!”一群特种部队跑到一些,装作胆颤心惊的样子,蹲在地上。

惊恐会传染人,有了特种部队的表率作用,正没头苍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