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 (第1/4页)

赵孟原本来讨个说法,再借机作文章逼李隽处罚主使之人。 以他的推测,全皇后断然想不到这种主意,肯定是李隽在背后主使,李隽自然是不会把自己交出来,要是全皇后不给背黑锅的话,这就是他扳倒李隽的大好机会。

以依他的设想,李隽没有办法之下只好拿全皇后当替罪羊,到那时他再略施小计,让他们夫妻反目成仇,相互咬起来,他再顺手一推,把罪名扣到李隽头上,李隽这个皇帝就别想当了。 依他在皇族中地威望,可以顺理成章地接任大位,还可象王莽一样表演一番收买人心。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还没有谈到正题就给李隽把他一年的俸禄给弄掉了。 心里对李隽恨得牙痒痒的,又无可如何,谁叫李隽的话冠冕堂皇,让他无话可说呢?只得道:“臣愿罚。 皇上,臣愿意再出三年的俸禄,供族中长辈的汤药费。 ”

他这是借题发挥,想收买人心,李隽明智之人哪会给他一点机会,道:“你有这番心就很好,朕也不好阻拦你做好事,你说是不?这样好了,你再拿出五年的俸禄,朕再拨笔款子过来,成立一个紧急资金,以应急需。 当然啦,这不这一定就用在宗室,老百姓有急难,也可以动用。 这种大事,你不会不同意吧?”

赵孟的算盘不可谓不精,没想到一遇到李隽就显得缚手缚脚,一下子没了六年的俸禄,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他要夺皇权就要钱,没了六年的俸禄可不是个小问题,好在他另有门道,要不然地话,李隽就这一手就够他受地了。

“臣愿意,臣愿意。 ”赵孟不得不认罚。

要是把这笔钱只用到这些寄生虫身上,李隽才不干呢,他是准备用给老百姓。 这笔资金在李隽的推动下,最终成了一笔数额巨大地资金,类似于现在的社保资金,专门用于救济老百姓,还成立了一个类似于现在的红十字会一样的机构来管理,很好地帮助老百姓度日。

赵孟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那感觉就象吃了死苍蝇一样难受。

赵孟连连吃亏,知道不能再给李隽机会发挥了,不然说不定他一会就会变成平头百姓,什么也不是了,忙切入主题,道:“皇上,寿和圣福遭到亵渎,请皇上严办凶手。 这是臣和宗亲的共同愿望。 ”

“你这是吃了亏,故意岔开话题,别以为我不知道。 ”李隽心如明镜,在心里讥笑他,嘴上道:“这事,你们可以放心,朕一定严办,绝不宽贷。 ”

他的话音刚落,太监盛依急急忙忙地走了过来,道:“皇上,皇后请皇上过去,说是有很重要的事情奏报。 ”

“真是个可人!”对于严办凶手一事,李隽只是说说而已,正好借机离开,心里暗赞全皇后是个大好人,解围解得真及时。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四章 贤德皇后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四章 贤德皇后

李隽刚一进门,全皇后向李隽行礼道:“臣妾参见皇上。 ”盈盈一福,风情万种,仪态万千,任谁都会产生我见犹怜的感觉。

对于全皇后,李隽是不敢单独相处,宁愿面对蒙古百万大军也不愿意面对这位柔情似水的美貌皇后,要不是她说有重要的事情禀报的话,李隽绝对不会来和她相见,问道:“你有什么事情吗?”

全皇后搬过一张凳子,道:“皇上请坐,请容臣妾启奏。 ”全皇后是知情人士,说不定她真的又掌握了什么重要的线索,李隽只得坐了下来,道:“你说吧。 还有那么多人在等着我,我的时间可不多。 ”这话可不是瞎说的,赵孟他们一帮子问罪之人正在养心殿等着他去应付。

“皇上,瞧你说的,好象臣妾……”全皇后微嗔着说,端起一碗热汤道:“皇上,你从前线赶回来,连口气都没有喘,也够辛苦了,把这碗汤喝了,润润喉,解解乏,再去应付他们。 ”她还真有心情,居然在这种节骨眼上请李隽喝汤。

全皇后的汤,李隽可是记忆犹新,那都是龙虎汤害的,现在她又要给李隽喝汤,李隽可是心有余悸,哪里敢尝试,忍着一丝不快,道:“汤就不喝了,你有什么事情你说吧。 ”

卟哧一声,全皇后笑了出来,抿着好看的小嘴,道:“皇上,瞧你说的,臣妾又不是无良之人。 怎会在这时候用大补之汤。 这是臣妾为皇上熬地一碗姜汤,是给皇上解解乏,活络一下身子骨。 ”她说的大补之汤指的是龙虎汤。

李隽用鼻子一嗅,汤里果然有很重的姜味,知道她说的不是假话,李隽只怕龙虎汤,并不怕姜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