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 (第1/4页)

减少压力。 ”郭侃不愧神人之称,一眼就看穿了李隽地意图。

忽必烈击掌赞道:“忠和所言极是,朕也是这么想。 这一招够狠,够绝,能想出这一招地一定是个高人。 朝廷对剑门关是不得不救。 忠和,接着说。 ”

“遵旨。 ”郭侃领旨,接着道:“对于剑门关,朝廷是不得不救,发大军去援救剑门关是必然之事。 不过,臣也料定,要是我朝廷大军一到,剑门关不复为朝廷所有,所以这救也要讲究一下,不能就这么去救。 ”

郭侃所言一点不差,只要蒙古援军一到剑门关附近,柳河子肯定是火炮齐鸣,一举拿下剑门关,再来对付蒙古援军。

忽必烈点头表示赞同,道:“忠和,说出你的办法。 ”

郭侃什么话也没有说,左手在地图上从上到下拖动,再来一个右转弯。 收回左手,向忽必烈施礼,退到一旁。

这是个哑谜,博尔忽有点迷糊了,忽必烈击掌赞道:“妙计,妙计。 博尔忽,这一次还是由你去走一趟,记住,一定要打一个大胜仗。 为了加强你地力量,朕决定,把我们的新式弄器也配备给你。 ”

重上战场,一直是博尔忽的心愿,兴奋地道:“遵旨。 ”愣了愣,问道:“皇上,我从哪里进军?”

郭侃和忽必烈对视一眼,相视而笑。

(推荐好友皓月星灯已出版书《轩辕道》上传。 )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四十七章 驾临剑阁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四十七章 驾临剑阁

“这真是奇了。 这是唱的哪出?”柳河子听完探子的描述,有点迷糊,难以置信地问探子道:“你说的是真的?你看清了?”第一个问题问出口,看见探子一脸的认真样,绝不似作伪,知道是白问了,才改成你看清了。 在战争中,虚实之道的运用往往弄得人迷迷糊糊,都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探子给骗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一连两个问题弄得探子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愣了愣才狠狠点头,要不是脖子牢靠的话,可以肯定,已经折断了,道:“将军请放心,小的用人头担保,肯定是看清了。 ”

小校说得非常认真,柳河子不得不信这是真的,道:“你下去吧。 ”小校施礼后下去了。

为了配合这次行,李隽责令情报部门加强工作,在关中汉中之地调派了大量的间谍,专门刺探蒙古人的行动。 木札礼刚离开长安,就给南宋派在长安的间谍侦察到了,这一消息很快就传到柳河子手里,柳河子马上派出探子去侦察。 然而,得到的消息却是让他迷糊,因为木札礼先是疾赶,风急火燎地赶来剑门关,得到这消息,对于柳河子来说自然是天大的好消息。 木札礼这样赶来的话,无异于撞进他的圈套,要他不高兴都不行。

然而,他的高兴没有持续多久就高兴不起来了,原本急赶的木札礼突然之间放慢了速度,好象他不是去救援剑门关这座危在旦夕的战略要地。 而是去旅游似地,慢慢吞吞地走。 要是这样也就算了,最让柳河子奇怪的是,木札礼有时也会急赶一程,日行好几十里。有时快,有时慢,完全没有规律。 柳河子要不迷糊都不行。

柳河子拍拍额头,道:“鞑子真够狡猾的。 我可得小心点。 不要坠入鞑子的圈套中。 ”摇摇头,仍是想不明白。

“柳将军,遇到什么事,眉头深锁?”一个威严的声音响起。

对于柳河子来说,这声音再熟悉不过了,不用想都知道是谁到了,一下蹦起来。 脱口而出叫道:“皇上。 ”

他的话音一落,李隽龙骧虎步,在许光汉的陪同下大步进来。 出来这段时间,也许远离了朝政,特别是远离了让人头疼地银子问题,李隽的气色好得多了,神采奕奕,精神饱满。 走起路来自有一股威势。

柳河子暗叫一声好,忙向李隽施礼道:“臣参见皇上。 ”

李隽忙扶着,笑道:“免了,免了,这些俗礼,都免了吧。 ”仔细瞧瞧。 道:“柳将军瘦了些,多了些风霜之色。 ”感叹道:“人们都以为当将军威风,只有当过将军地人才知道当将军有多辛苦。 这仗也不是一年两载就能打完,要多注意休息,不要把身累垮了。 ”

这可是一条历史规律,人们都以为当大将军威风八面,其实当一个好将领真的是很辛苦,征战生涯让很多人受不了,《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就曾经因为害怕吃苦而不愿随军出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