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部分 (第1/4页)

廖胜功咬了一口灌汤包,感叹道:“我们今天在汴京享用这等美味,固然高兴,又遗憾。 ”

他的话立即引起了清风子的的兴趣,问道:“廖将军,遗憾从何而来?”

“道长有所不知,我们今天能坐在这里吃汤包,固然有将士们的功劳,也有皇上地功劳,更有祥甫和履善的功劳。 ”廖胜功解释道:“特别是祥甫,为了筹措军费,他的华发多了许多,看着就让人心疼。 要是他能坐在这里与我们一道吃这汤包,估计他的华发都会变黑。 ”

他的话当然不能理解成李庭芝是食客,见了美食就乐不可支,而是说要是李庭芝能在这里与他们同吃汤包的话,那是对李庭芝辛勤工作的最好回报。 李庭芝宵衣旰食,为的就是光复汴京,汴京光复了,在汴京吃汤包,其意义非常之大,李庭芝必然是开心无已。

他地话一下子让众人的胃口大减,再也没有了食欲。 这很好理解,他们在这里大快朵颐,而最应该得到肯定的李庭芝却没有吃到,他们哪里还有心情再吃。

李隽笑道:“你们不必内疚,朕已派人给临安送了一批灌汤包过去,要祥甫给朝中大臣们都分发一些。 高将军和柳将军那里也送了一批过去,要他们给有功的将士们分上一些。 陈宜中那里也送了一批过去。 我们能坐在这里吃汤包,是全体将士们的功劳,是朝中列位臣工的功劳,我们不能独享。 ”

唐明皇为了讨好杨贵妃,从广东送新鲜地荔枝,被人讥笑为“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李隽给李庭芝他们千里送汤包,虽是距离遥远,破费在所难免,但是清风子他们是绝对不敢把两者联系起来,因为这是对李庭芝他们辛勤工作的最好回报,与其说是送吃的,还不如说是送的喜讯!

“皇上!”解晋他们是感动无已,难以言语。

李隽笑道:“你们别只顾着说话,吃吧。 吃好了,我们还要商量大事呢。 ”解晋他们胃口大开,猛吃起来。

清风子赞叹道:“皇上不饰过,不掩功,德过唐宗。 ”

这话的意思是说李隽记着臣子们地功劳,承认臣子们的功劳,给予臣子应得的奖赏。 这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历史事件让人叹惜。他们的失败不是在于失败之时,而是在于成功之际,究其原因在于帝王居功,不承认臣子地功劳。 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一句非常有名地感叹之词“共患难易,共富贵难”。 比如,越王勾践成功之后杀文种。

而能记住臣子地功劳地皇帝。 恐怕要数唐太宗了,他对功臣不是学汉光武帝刘秀地做法“退功臣,进文吏”,而是重用如故,只是要他们好自为之罢了。

李隽虽是仅仅请解晋他们这些功臣吃一顿汤包,这是小事,但是其中的情谊就不同了,这是承认将军们的功劳。 其意义非同凡响。

李隽哪有不明白清风子之意,道:“济济多士,爰成大功。 ”这是《诗经》里的话,用来赞美周文王礼贤士,人才济济的盛况,李隽借用这句诗。 意思是说汴京能够光复,是将士们的功劳,请他们吃顿汤包,是他们该得的。

清风子以无限钦佩之情赞道:“皇上真仁圣之君!”

XXXXXXXXXXXXXXXXXXXXXX

“皇上,汴京光复战中,鞑子地军队杂乱无绪,象没头苍蝇似的,贫道以为忽必烈很可能在炮火中遭到重创,才使得鞑子军队无人指挥,给我们以可乘之机。 迅速收复汴京。 ”清风子分析着。 道:“现在汴京光复,朝廷一面要准备围歼旭烈兀。 一面要准备渡河北上,趁鞑子没有恢复过来之前,收复燕云之地。 ”

廖胜功很是赞同清风子的见解,道:“道长所言,我深表赞同,还请皇上下令。 ”

“道长这是深谋远虑之举措。 渡过黄河北伐,趁鞑子没有恢复过来之前收复燕云之地是必然之事。 ”李隽点头赞同,道:“鉴于目前的情势,朝廷一方面要集中兵力用来围歼旭烈兀,追击郭侃残部,另一方面还要围剿那些散兵游勇,这兵力的需要会很大。 再说了,集中所有的兵力同时渡河,这不现实,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船只。 因而,我认为,应该分批渡河。 先抽调出一批精锐部队,就不要他们参与围歼旭烈兀的行动了,进度短暂地休整,然后马上渡过黄河,攻占一些沿河城市,为后续部队的渡河创造条件。 ”

南宋目前面临的形势非常好,但是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