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部分 (第1/4页)

对于这个创意,高达是举双手赞成,道:“这个主意好!郭侃这汉奸要忽必烈这鞑子从襄阳开始灭亡朝廷的军事行动,要他跪在襄阳请罪,真是绝妙的主意。 ”

说了就做,是高达的美好品质,在他的监督下,没多久,郭侃请罪铜像就给塑好了,安放在庙宇里。

像成那天,高达的兴致非常高,左手摸着白胡子,右手提笔在庙门上写下了“汉奸视此”四个字,以此来警示那些汉奸。

柳河子看了他的题字,差点笑破肚皮,把这事说给李隽知道。 李隽听了,也是忍俊不禁,道:“这个高将军,仗打得很好,就是不读书,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题这样的字太也没有水平了。 ”御笔亲题“汉奸莫为”四字。

“汉奸莫为”四字给做成匾额,悬挂在庙门上。

史天泽和张弘范给处决后,李隽考虑到阿术名义上是攻打襄阳的统帅,实际上史天泽才是真正的执行者,正是他一手实施了郭侃的计划,攻下了襄阳。 张弘范也参与此役,要不是他一手挫败了吕文焕最有可能解除襄阳之围的军事行动,襄阳也许还不会给拿下,历史也许会改写。 李隽下令,把史天泽和张弘范的铜像一并放入,三人对着襄阳跪下的请罪图成了深入人心、警醒汉奸的代表作。

第三卷 汴京篇 第八十一章 渡河准备

第三卷 汴京篇 第八十一章 渡河准备

“都来了,都来了就好,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会师,完美无缺。 ”李隽环视众人一眼,很是欣慰地道。

李隽说得没错,历来征战凶险,不仅士卒有很多要埋骨疆场,就是将领也是难以避免,马革裹尸也是很正常的。 象中原决战这样规模宏大的战争,损失将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这一仗并非没有将领的损失,让李隽欣慰的是,主要将领没有损失,这已经很不错了。

这是一种关怀,也是爱惜,廖胜功、杜大用、赵良淳、张世杰、张珏、高达、柳河子、解晋、欧军行、代远军、许光汉、黄汉、朱瑞祥、赵佥、陈兴道他们是感动无已,眼里满含热泪道:“皇上!”激动难言了。

“你们每一个都是朝廷的宝贝,应该要保护好自己。 勇敢并不是说不保护自己,朝廷无法承受损失重将的损失。 ”李隽摆摆手,话锋一转,道:“除了郑静和,你们全到了,真的当得起王羲之的名言‘群贤毕集’(按:《兰亭序》语),朕心甚慰!趁你们都聚在一起的时机,我们好好研究一下我军下一步的行动。

“在正式研究之前,我给你们通报一个情况,那就是郑静和将军已经率领海军去了东瀛。 东瀛无道,残杀我商人,掳掠我财物,朕以为此风不可长,若是朝廷不能讨回公道,以后朝廷的商人还怎么能够行商遍天下?还不给他们残杀光了。 ”

对于这事,将领们多有知闻。 很是气愤地道:“鬼子无道,不惩不足以扬我华夏声威。 ”

廖胜功分析道:“从眼前的形势来看,两线作战,朝廷已经具备了这种实力。 中原收复,鞑子败退至黄河以北,看上去仍是占有很广阔地土地,实力仍是不容小觑。 但是臣以为中原一战鞑子主力损失殆尽,就是五卫禁军和怯薛军才也是全军覆没。 鞑子就算是搜兵简卒也难以和朝廷对抗。 若朝廷顾忌燕云未定而隐忍不言,臣以为不合时宜。 皇上断然起兵,伸张正义,臣以为是圣明之举。 ”

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军中第一人,并不完全是他足智多谋,还在于他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虚,他如此说话。 必然是早就考虑了很多次,众人点头附和道:“廖将军所言有理。 ”

“朕也是如此考虑,才断然派兵。 ”李隽很是感叹道:“财物是好,可是有人就是见钱眼开,不计后果,对于这种人不得不惩处。 要是不惩,此风一开,西汉时期西域诸国遮杀汉使。 劫掠其财物之事就会重演,朕这是不得不为。 ”

汉武帝派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翦除了匈奴右翼,使得中原与西域的交通、贸易畅通无阻,中原的货赂到达西域,再通往中东罗马之地。 这固然是好事。 但也有坏事,那就是西域小国眼红汉人的财物,杀人越货不说,最后把黑手公然伸向了西汉朝廷的使节,这让汉武大帝很恼火。 最后不得不发大军西征,这就是二师将军李广利远征二师城的起因。

后人多有人以汉武大帝派了两个相马师跟随出征,就得出结论说汉武帝地这次远征是穷兵黩武,就是为了得到二师城的良马。 平心而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