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部分 (第1/4页)

们必须看到,已经抵达了布良斯克地区的我军部队仅仅有第6和第16集团军,其余的三个集团军还在紧张的行军当中,赶到战场还需要一段时间,也就是说可能在最近半个月中,我们仅仅只能有不到两个集团军的兵力可用,要想挡住敌人重新稳定战线,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这是大实话,离布良斯克最近的第21集团军在斯摩棱斯克,而该集团军刚刚完成兵源补充工作,相当一部分重武器(比如说坦克)都没有到位,按照总装备部的说法,车里雅宾斯克还在紧张的进行生产,大约在11月下旬才能提供给21集团军足够的坦克。

也就是说,如今21集团军虽然编制内有一个机械化军,但实际上这就是一个纯粹的步兵集团军。不光是坦克,第21集团军还缺少反坦克炮,各师和军编制下的炮兵中绝大部分都是榴弹炮或者迫击炮,加农炮和专业的反坦克炮十分有限,甚至部分部队只能拿老掉牙的反坦克枪凑数。

反正第21集团军的战斗力是相当的有限,顶多也只能拿其当轻步兵使用。除了第21集团军,第20集团军还在鲍里索夫,之前该集团军按照总参谋部的命令火速“增援”明斯克,准备参加“明斯克保卫战”,当然,谁都知道这是图哈切夫斯基挂羊头卖狗头,第20集团军真正的任务是参与明斯克反击作战。

可惜的是,随着罗科索夫斯基这边被打穿了,“明斯克保卫战”被放弃,半路上的第20集团军只能临时掉头,转向布良斯克。能算是好消息的是,该集团军算是完成了补充,各军都是满坑满谷,虽然其麾下的机械化军大部分都是用T26和BT5充数,但有坦克总比没有强不是?

真正能给李晓峰帮助的还是第12集团军,该集团军在之前的战斗中损失比较小,大部分官兵都有战斗经验,而且作为守备明斯克的主力,该集团军获得了充足的装备补充,虽然编制上还有一些空缺(每个师,普遍只有一万人左右)但战斗力还是杠杠的。

唯一的问题是该集团军还在明斯克外围的斯托尔布齐,离明斯克都有一段距离,离布良斯克就更远了。而且该集团军一部分部队还在同德军还在交战当中,撤出战斗还需要时间。

总而言之,布良斯克方面军的情况还是很危险的,暂时只能依靠第6、第16集团军以及有点不太给力的第21集团军同德军掰腕子,这个仗真心是不好打。

“情况就是这样,不利的因素很多,但即便如此,我认为在布良斯克挡住敌人还是能够做到的。”罗科索夫斯基话锋一转,胸有成竹地说道:“敌人经过前一段连续作战,是的非常疲劳,而且继续向我境内突破,他们的补给问题将更加严峻,更何况冬天即将到来,我们的气候足够让娇嫩的德国佬喝一壶的!”

军官们发出了一阵哄笑,罗科索夫斯基的玩笑驱散了些许密布在众人心头的阴云,不过很快罗科索夫斯基就正了正脸色,继续说道:“此外,通过大踏步的后撤,我们赢得充足的构筑防线的时间,相信敌第一和第二坦克集群穿越白俄罗斯进入俄罗斯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过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敌人之前的突进速度想必大家都已经见识到了,放任他们突击,恐怕只有死路一条!”

罗科索夫斯基的意思很明白,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在德军前进路线上制造麻烦,必须让德国人走慢一点。李晓峰发问了:“此前不是已经预留了部分阻击部队吗?他们还不够?”

罗科索夫斯基很肯定的回答道:“那是肯定不够的,敌人不缺乏长驱直入的决心,而且他们应该也清楚,如果不能在寒冷的冬季到来之前结束战斗,那么他们很难守住现有的战线。我判断他们会尽可能的向莫斯科方向突击,一般的小股阻击部队,要么直接碾压要么就会置之不理。仅靠陆军是没有办法完全拖住敌人的!”

“那你想怎么做?”

“空军完全可以大有所为,”罗科索夫斯基回答道,“我希望方面军能出动足够多的空中力量去打击敌人,不光要打击敌人集结和开进中的部队,重点还要攻击交通线和各种物资集散地。根据我的判断,随着敌人继续深入,他们能获得的空中掩护将越来越少!”

罗科索夫斯基的判断没有错,占领卡林科维奇挺进到戈梅利一线之后,古德里安获得的空中支援是少得可怜,相反,每一天他都要一次次接受红色空军的问候,被摧毁的坦克以及其他车辆是一天比一天多,很多时候,他只能命令部队分散开进。因为一旦集结就会遭到红军的重点打击。甚至古德里安都开始考虑要不要白天休息夜间行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