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7部分 (第1/4页)

化作一片泥潭,许多挣扎前进的坦克很快就陷入泥泞。

动弹不得的钢铁巨兽们拼命的甩着满是泥浆的履带,但受伤的柔弱膝盖般再也支撑不住沉重的身躯,只能缓缓的摊到在一片泥淖中,只有B2发动机依然间歇性地发出阵阵垂死的嘶鸣,在坦克兵的咒骂声和驱使下试图蹒跚前行。

彼得罗夫斯基记录下了当时的糟糕情况:“我部攻击地段由于解冻的关系变得十分松软,根本承受不住坦克和装甲车的重量。再加上敌人延伸的雷区,使我们投入的第一波攻击的坦克几乎损失殆尽。直截了当的说,我军的攻击完全没有任何力度可言,被这糟糕的地形搞了个措手不及,进展十分缓慢。”

红军紧随在坦克之后的突击工兵和稍稍押后的步兵也绝望的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片由机枪、迫击炮和火箭炮弹编织的密集的枪林弹雨中,被压得紧贴在冰冷泥泞的地面上抬不起头,他们能做的只是抹去脸上的泥水勉强举起手中的武器徒劳的向前方还击。

不过他们的对手却不是那种听见坦克的轰鸣声就吓得丢下枪炮抱头鼠窜的渣渣,而是精锐的德军。面对红军的负隅顽抗,他们只会用更加强暴的火力覆盖过去。冲锋中的红军战士不断地有人发出哀嚎,被死神的镰刀割倒在泥泽中。

糟糕的地形严重影响了弹药补给和坦克的战斗力,只有数量极其有限的坦克能留在战场上支援步兵前进,剩下的被困在泥潭中动弹不得。德军巧妙布置的防御工事给红军带去了极大的麻烦。

很快,红军一线部队的前进速度越来越慢,而且随着越深入德军的防线,面临的德军战防炮部队的抵挡也越顽强。机械化163师开始取得了一点进展,但在发起进攻半个钟头后就陷入了泥泽中,直接暴露在德军工事完备火力强大的第239步兵师面前,官兵死伤惨重,彼得罗夫斯基不得不命令该师暂停进攻,等待坦克跟上支援。

为了压制德军的火力掩护步兵继续突破,彼得罗夫斯基不得不向上级请求大量的炮火支援。在当天下午,红军在战场上一口气投入了9个炮兵团。第一坦克师和第三坦克师在炮火的支援下经过数轮猛攻,总算是成功的打开了一个小小的突破口,红军步兵总算可以从泥地里爬起来去抢占阵地了。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红军就打开了局面,德军并没有崩溃,在曼施坦因的指挥下,德军巧妙的收缩并投入部分预备队在突破口后方又筑起了一道新的防线!

当天晚上,不管是被泥泞折腾得欲仙欲死的彼得罗夫斯基还是赶赴战场督战的图哈切夫斯基都对进展不满意,但是让他们感到棘手的是,面对着眼前的这一片泥潭,实在想不出太多有效的办法,更何况他们的对手还是一只老狐狸……(未完待续。)

248想办法

红军的进展很不顺利,准确的说是整条战线都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北面再诺索夫卡,图哈切夫斯基寄以厚望的攻击集群被老狐狸曼施坦因拖住了,在泥泞的野地里不断地挣扎,除了弄得满身淤泥之外,毫无收获。而南面,负责佯攻的红军集群除了最初利用突袭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之外,接下来在德军顽强死守之下,也没取得什么好结果。

这样的成绩单让图哈切夫斯基很没有面子,亲临一线的他将军一级的指挥官召集起来开了一个批判大会,试图用施加压力的方式打开局面。

显然,这是徒劳的。因为造成眼前局面的关键因素不是红军高级将领的指挥能力有问题。而可是客观的现实让他们无从施展。首先就是地形的问题,泥泞的地面带来了太多的麻烦;其次,就是总参谋部攻击重点的选择有问题。原以为是软柿子的曼施坦因第11集团军,竟然是一根硬骨头,啃不动不说,反而有噎死红军的可能。

在这次会议上围绕这两个问题吵成了一团,将领们纷纷抱怨总参谋部太坑爹,反而给图哈切夫斯基带来了无穷的压力。在之前那一段,图哈切夫斯基的日子虽然不好过,但压力更多的还是来自红军的高层,比如大军区、四总部一级。下面的各集团军虽然抱怨不少,但还不敢公然打总参谋部的脸。而现在,他们已经开始打图哈切夫斯基的脸了,这说明图帅真心是危如累卵了。

会议结束之后,图哈切夫斯基在日记中写道:“……这些家伙就知道抱怨,就知道唱反调,我早就说过,这个时间段开展解围行动是错误的,但之前有人尊重过我的意见?现在问题出来了,那些家伙却又一次将责任推给了总参谋部,真是混帐!”

是的,图哈切夫斯基依然不认为他错了,他认为错的是基辅解围计划,认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