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部分 (第1/4页)

了错误,差一点误导了军委,叶戈罗夫也必须为他们说好话,无他,实在是不能再折腾了。

李晓峰也知道这个道理,实际上他并没有申饬总参情报局的意思,因为他们的错误是可以理解的,之前因为图哈切夫斯基的干扰他们的绝大部分注意力都在明斯克方向,会遗漏戈梅利的情报也是正常。

所以李晓峰也顺水推舟地说道:“现在的关键问题不是追究责任人,而是如何应付德军的‘红胡子’计划。从现有的情报看,敌人已经完成了战斗准备,已经投入了进攻。而与之相反,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并没有做好战斗准备,而且为了筹备明斯克反击作战,该方面军调动频繁,部队缺乏休整而且没有可靠的防线抵御敌人的攻击。”

在座的都是明白人,罗科索夫斯基那里的情况确实不妙,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兵力少,之前的战斗消耗大,仅仅以该方面军的能力恐怕是不足以抵挡德军的。增援罗科索夫斯基就是必然的选择。

“将第37、38,以及第5、26集团军调往布良斯克方向,另外命令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抽调部分兵力向戈梅利靠拢,坚决不能让敌人在我们战线中央开一个口子!”乌博列维奇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们不光要粉碎敌人的进攻图谋,还要再打一个歼灭战,争取再次歼灭敌人的大股有生力量,最好是将敌人新组建的装甲部队一锅给烩了!”(未完待续。)

337注意!老虎!

当军委还在讨论该怎么挫败德军的“红胡子”攻势时,克林齐的战斗已经进入到了最残酷的阶段。德军装甲部队蜂拥而入,在一边倒的炮兵和空军火力支援下,一波又一波的向驻守克林齐的红军发动猛攻。

由于克林齐的红军部队比较少,在德军的火力打击下损失惨重,可以说前沿防御体系基本被摧毁了。从10月8日开始,德军几乎是没有遭遇任何有组织的抵抗就抵达了克林齐城下。随即德军开始兵分两路对克林齐进行包围。

为了守住克林齐,红军不得不将为数不多的装甲部队派上战场,新一轮的装甲争锋又开始了。10月9日11时整,德军坦克刚刚停稳,红军的T3476就出现在了德国人的视线里。战斗很快打响。

德军这边投入战斗是约9辆虎式坦克,而红军那边则是一个满编的坦克营。应该说,双方各具优势,从单车战斗力来说,虎可以完爆T3476。但是从整体数量上说,T3476又占据上风,究竟谁能获得胜利,关键还是要看指挥官和坦克手的素质了。

战斗打响之后,德国坦克兵很快发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麻烦,由于虎式坦克一直在充当“破障手”的角色,在之前的战斗中遭遇了不少红军的反坦克炮攻击,虽然不管是ZIS3还是1937型45毫米反坦克炮都不具备击穿虎式坦克正面装甲的能力,但是不断遭到穿甲弹攻击会让坦克装甲出现金属疲劳,而且由于车体和炮塔受到的震动太多,导致火炮和瞄准具间的平行准直性被破坏,大大增加了观瞄装置的系统误差。

这么说吧,不少虎式坦克的炮长发现,他们的瞄具中的三角指标和分化刻度标志完全变成了摆设,以至于本来瞄得很准的目标其实有好几个密位的误差。而当时的战场条件又不可能进行重新校正,于是德国坦克手常常要发射三发炮弹之后,才能观察到比较准确的误差修正量,重新进行精确瞄准。

当然即便如此,红军坦克发动的火力侦察还是被德军击退了,不过德国人也不敢大意,因为红军在此处遭到挫折后肯定会请求火力支援,这个地段遍布树木和灌木丛也妨碍了虎式坦克的射界。德军坦克连长罗森上尉决定转移到西南面重新设防,那里的地形比较开阔,有利于虎式坦克的88炮发扬火力,于是9辆虎式坦克掉头向南进发。

当德军的坦克纵队在一个小树林处向西转弯时,从1200米外突然打来了两发穿甲弹。走在最前头的索内克和穆勒中士的虎式坦克正面装甲被击中,炮弹很轻易的打入了虎式坦克车体内,引燃了油箱,不久之后熊熊烈焰就将这辆老虎包围了。

“该死的,有埋伏!”

罗森上尉头脑里掠过一丝愁云,显然,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前进,只会让剩下的8辆坦克陷入敌人反坦克火力的包围中。处于谨慎和小心,罗森上尉立刻命令部队后撤,然后等待营部的进一步命令。

其实,在罗森上尉的前进道路上并不存在什么埋伏,那个方向一个红军都没有,击毁索内克和穆勒中士的坦克的其实是德军自己人。一座88毫米高射炮连将罗森的部队误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