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1部分 (第1/4页)

蛮龙在继续潜伏,老蒋在大发雷霆,这就是中途岛战役对华夏的影响了,不过在刮民党大员们忙着发国难财的时候,世界其他国家的反法西斯运动却是如火如荼。

1943年7月中旬,经过整整半年的鏖战,苏德战场的形式极大的改变了。战线平均向西移动了六百公里。战线从靠近俄罗斯国境线开始推移到了罗马尼亚、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西边国境附近。这么说吧,德军和红军基本恢复到了1941年11月左右的态势。

经过这半年的鏖战,红军不光是收复了大批国土,更重要的是毙伤了轴心国大量的有生力量。初步统计歼灭、俘虏和击伤德军在50万以上,其他仆从国军队也损失了大约30万人。尤其重要的是迫使了罗马尼亚倒戈,超过30万罗马尼亚军队选择了放下武器或者转投红军,这迫使德国不得不从其他战线抽调兵力填补空缺。

可以说,在1943年7月,德国已经基本丧失了战略进攻的能力,只能转入被动防御。而红军需要做得是大踏步的前进,用最快的速度收复波兰并攻入德国本土——战略大反攻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了。

也就是说盟国现在需要进行协调,就战略反攻以及战后利益分配问题再次扯皮了。在这个背景下,很有必要进行一次统筹全局的会谈——开罗会议是势在必行了。

不过这场会议的麻烦事还不少,首先是苏联的问题。因为这是一场针对整个轴心国的统筹会议。而苏联此时还没有对日宣战,所以苏联恐怕是不能在可能达成的协议上签字的。甚至苏联不会光明正大的去参加这个会议。

如果苏联不能参加会议,那么这次会谈的意义恐怕是要打折扣的,不管是罗斯福还是丘吉尔还是希望尽可能的邀请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参加这场会议,不断地做苏联的工作。

第二个问题就是老蒋带来的,因为土。共的问题,他和苏联的矛盾不是一般的大。老蒋更希望中、美、英三国谈,三国谈妥了再跟苏联谈,他觉得这样更妥当。

这么说吧,老蒋其实是想********,指望先和亲爹、干爹达成交易,然后借此给苏联施加压力,迫使苏联对刮民政府让步。不过他这个如意算盘根本打不通,如果是历史上英美可能同意,毕竟那时候苏联在对日问题上没有那么重要,给老蒋一个面子也行。

可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苏联在对日作战上出力甚大,而且影响广泛,于情于理都不能将苏联丢在一边开小会。更何况不管是罗斯福还是丘吉尔都想借着开会促使苏联对日宣战,自然更不能将苏联丢在一边了……(未完待续。)

416周公要来

丘吉尔开始着急了,是的,中途岛战役胜利了,邱胖子反而更加着急了。对他来说美国人能够搞定日本人自然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但是如果这场胜利的军功章还有俄国人的一半,他就如喝汤喝出了老鼠屎一个滋味了。

苏联的胜利队丘吉尔来说就是一颗不折不扣的老鼠屎,还是特别大的那种。一旦太平洋战场局面快速好转,一旦日本出现雪崩似得溃败,丘胖子很担心苏联在太平洋地区的实力极大扩张。亚洲这块肥肉只有那么大,已经必须分给美国人一块,英国真心不想再割一块给苏联了。

问题是,暂时大英帝国对远东是有点鞭长莫及,在中南半岛,英国陆军被鬼子打得丢盔卸甲,不得不让刮民党派远征军支援。这是何等的耻辱,什么时候大英帝国需要不入流的华夏施以援手了?

总而言之,英国对苏联是极其警惕,为了防止苏联在战后势力变得过于庞大,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北极熊在这场世界大战中多放一点血。

所以丘吉尔对于整个轴心国的盟国全体会议是相当的上心,准备无论如何也要托洛茨基拉过来参加会议。在他看来只要托洛茨基代表苏联出席了会议,就算最后的会议中苏联依然不同意立刻对日宣战,也无所谓了。

为什么呢?因为丘胖子认为只要托洛茨基出席盟国会议,这本身就是个信号。这个会议就是针对轴心国的,一旦日本获知苏联参加了这个会议,那日本人会怎么想?

鬼子总不可能认为托洛茨基是碰巧路过,更不可能认为苏联在会议中就是打酱油的角色。一旦鬼子认为苏联抱有敌意,那么他们会怎么做?会不会采取一些实际行动警告苏联“不要铤而走险”呢?

丘吉尔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鬼子争锋相对的给苏联施加压力,那么苏联就很难维持现在这种“奇妙”的状态了。如果苏联被迫立刻对日宣战,那么苏联就要陷入两线作战,那绝对会影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