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 (第1/4页)

在米留可夫忙着联系科尔尼洛夫的时候,李晓峰也在同一时间踏上了征途,彼得沃夫斯基很脑残的中计被骗走已经宣布了布尔什维克的死缓,只要再往前进一步,那布尔什维克和未来的十月革命就真心全完了。就像罗将柯无法接受被抛弃的命运而奋起自救一样,某仙人也决不允许自己几个月的心血付之东流。

李晓峰倒不是准备去找彼得沃夫斯基,虽然这位兄台是军事委员会的主席,肩负着武装起义工作的总负责人的职务,但是彼得格勒这么大,天知道敌人把他骗哪去了?甚至敌人更腹黑一点儿,得手之后直接干掉了他也说不定。

所以说去搜救彼得沃夫斯基是一个蠢办法,去救这位兄台还不如去救列宁,至少李晓峰知道列宁现在就困在克舍辛斯卡娅宫,他想要救人的话是相当的轻松简单。

一开始,李晓峰确实是打算这么干的,但是经过深入的思考之后,他断然放弃了这个看上去无比正确的方案。为什么?应为现在的情况是就算救了列宁武装起义也不可能被终止。

毕竟中央通信科已经将假命令发布出去了,而一场爆炸又彻底的摧毁了中央通信科的通信器材,想要通过电报撤销这个命令已经完全不可能了。唯一能终止起义的方法就是赶到起义部队的驻地,口传心授。这时候救列宁有什么意义?列宁同志又不比别人多两条腿,能比普通人跑得更快?这时候去救他老人家简直就是耽误时间!

于是李晓峰当机立断的就选择了最现实也最正确的做法,亲自赶到部队的驻地去做解释工作了。这个活可不简单,毕竟响应列宁开展武装斗争的部队可不少,他们分别驻扎在彼得格勒的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包括陆军、海军、骑兵、炮兵、工人赤卫队大大小小有几十路人马,近的就在彼得格勒市区,远的离彼得格勒有大几十公里,而离起义发动的时间真心是没有多少了,在几个小时之内,跑遍这么些部队,真心不容易。

当然,李晓峰也没傻到自己一个人大包大揽,他立刻就做出了分配:“费奥多罗夫同志,彼得格勒市区和近郊的起义部队就交给您了,我负责向驻地比较远的部队传达党中央的指示!”

吩咐完费奥多罗夫,他又对格奥尔吉和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做出指示:“格奥尔吉同志,你带领一个排的力量负责保卫费奥多罗夫同志,一定要保证他快速安全的传达党的指示,至于谢尔盖同志,你带领剩余的力量赶往克舍辛斯卡娅宫,虽然敌人暂时不敢向列宁同志和党中央下黑手,但是我们不得不防备敌人狗急跳墙!我授权给你,在必要的危急关头,不惜一切代价用断然手段保证列宁同志的安全!”一边说,李晓峰一边就跨上了自己的摩托。

格奥尔吉和谢尔盖一看某人这架势是准备单枪匹马的出头,顿时就不放心了:“安德烈同志,您就一个人上路,这也太危险了!您应该多带两个同志,一路上遇上危险也有个照应!”

李晓峰自然不会同意,带一个人走他怎么用缩地成寸?以他仙人之躯能有什么危险?正经的不要浪费时间才对。

“不用了!我估计敌人的主要力量就集中在市区,他们会用尽一切手段来阻止你们,所以你们的每一份力量都很宝贵……而我就不一样了,首先我一个人上路目标小,其次距离比较远,敌人很难展开拦截!”

说完,李晓峰一拧油门风驰电掣的就跑了,只留下格奥尔吉、谢尔盖和费奥多罗夫这哥三被他的“高风亮节”感动得热泪淫眶,一致用充满敬意的目光望着某人的背影久久不愿离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xuanshu)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

294又蠢又倔(上)

彼得巴浦洛夫团的驻地原本是在彼得格勒市区,但是二月革命中这个团表现得过于活跃,几乎是第一个反水的。所以在第一届临时政府成立之后,李沃夫公爵一干人对该团没有一点好感,第一个就想方设法的将该团调出了市区,安置在离彼得格勒约25公里远的加特契纳,主要的任务就是负责看守加特契纳宫。

加特契纳宫曾经是是沙皇保罗一世的行宫,尤以独具特色得宫廷园林建筑群而闻名遐迩。其中皇家园林建于叶卡杰琳娜二世时期。宫殿当时是为女皇的宠臣格里高里。奥尔洛夫伯爵建造的。原因是伯爵想在加特契纳拥有一座当时流行的英式风格宫殿。

加特契纳宫占地面积庞大,拥有十座塔楼和通向湖边的地下出入口,这一切都是它和其他城外宫殿的区别之处。奥尔洛夫伯爵挂掉后,叶卡捷琳娜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