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部分 (第1/4页)

“格里高利。康斯坦丁洛维奇同志,真正脑子进了水的是你!不管是莫斯科中执委的会议上,还是之后经过我们调查获知的证据上,穆拉洛夫同志的嫌疑都是最小的,我们甚至可以基本断言,穆拉洛夫同志是清白的。我们为什么要扣押一个清白的好同志?恐怕只有脑袋进水的人才会这么做吧!”

苏斯洛夫一开口,格奥尔吉就觉得不妙,倒不是因为那些针锋相对的嘲讽,反正早就已经得罪了奥尔忠尼启则,再挖苦他也无所谓了。

苏斯洛夫最不该肯定穆拉洛夫的清白,因为格奥尔吉并不能肯定穆拉洛夫就是清白的,甚至他绝对此人的嫌疑一点儿都不比洛莫夫小。眼下苏斯洛夫不管不顾的就把话放出去了,这就等于是确认了穆拉洛夫的清白,这个影响就太大了!(未完待续。)

069神推论

之所以说苏斯洛夫肯定穆拉洛夫的清白影响很坏,倒不是格奥尔吉怕事怕担责任,作为捷尔任斯基最忠实的门徒,他并不害怕什么责任。真正让他感到不满的,是苏斯洛夫的态度。

当案件的真相没有得出最后的结论之前,随便乱下结论是相当草率的。这样的态度对侦破案件没有任何好处,如果苏斯洛夫先入为主的认定了穆拉洛夫的清白。那么自然会得出基洛夫、米高扬都有罪的结论。

虽然这个推论现在看上去能够成立,但是就像适才奥尔忠尼启则所说的,缺乏关键性的证据支持。没有证据就不能定罪,哪怕基洛夫和米高扬嫌疑再大,也不行!

格奥尔吉认为出现在苏斯洛夫身上的这个苗头非常不好,将极大的影响这位有前途的小同志今后的发展,作为一个老同志,老大哥,格奥尔吉觉得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纠正苏斯洛夫的错误。

不等奥尔忠尼启则说话,他抢先打断了苏斯洛夫的发言,“苏斯洛夫同志,你刚才的发言是不恰当的。不管怎么说格里高利。康斯坦丁洛维奇同志,都是我们的前辈,我们必须给他最基本的尊重!你的行为太没有礼貌了!你必须向他道歉!”

苏斯洛夫愣了一愣,估计也是没有搞明白格奥尔吉这是什么意思,半晌才呆呆的问道:“为什么?明明是他……”

“我刚才已经说过了,你对待同志态度很不恰当!就算我们之间有意见有分歧,你也不能骂人!这有悖于党员的基本修养!”格奥尔吉语重心长地说道,“先向格里高利。康斯坦丁洛维奇同志道歉,然后我们再就事论事!”

苏斯洛夫肯定是不服气的,想当初他都敢跟李晓峰炸刺,又怎么可能会怕了奥尔忠尼启则。但是当他看到格奥尔吉坚定、眼里的眼神时,他退让了。

他一直都把格奥尔吉视为兄长一般,这位兄长一直都在无微不至的关照他,很少露出如此眼里的眼神。面对如此严肃的格奥尔吉,他必须认错。

“很抱歉,格里高利。康斯坦丁洛维奇同志,刚才我的态度非常不好,说了一些不尊重的话,但我并不是故意的,希望你能够原谅我……”

奥尔忠尼启则刚才被气得够呛,作为一个前辈,一个1912年就当选为中央委员的老革命,今天竟然被一个毛孩子鄙视了,这尼玛丢人都丢掉姥姥家了。

当时,他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找回这个场子,一定要好好的收拾苏斯洛夫这个毛孩子,哪怕你背后站着捷尔任斯基,老子也要让你脱一层皮!

可是,奥尔忠尼启则完全没有想到,还没等他发难,格奥尔吉就首先教训了苏斯洛夫一顿,这是什么状况?

奥尔忠尼启则下意识的就觉得不对,如果对方真的占了理,真的有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穆拉洛夫的清白,那么断然不会做出让步的!他立刻就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格奥尔吉和苏斯洛夫是虚张声势,他们没有底气,所谓的证据恐怕是子虚乌有的!

想到这,奥尔忠尼启则的气焰顿时昂了起来,他斜了一眼不服气的苏斯洛夫,阴阳怪气的说道:“道歉就免了,我才不会跟毛孩子计较!但是,既然你刚才言之凿凿的说穆拉洛夫是清白的,那就必须拿出证据!否则我会亲自去问一问菲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难道他的内务部和中纪委就是这么徇私枉法的吗!”

苏斯洛夫被激怒了,本来他道歉就是迫不得已,谁想到,他道歉了,对方却不光不领情,反而还蹬鼻子上脸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他猛的抬起头,怒视着奥尔忠尼启则,看那架势就要发飙了。

格奥尔吉也没有想到奥尔忠尼启则这个老同志竟然是这么小心眼,竟然跟一个小同志叫板,您年纪一大把了,也不觉得害臊?再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