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部分 (第1/4页)

“皇上,奴婢以为,甘大人提出来调整漕运总督府和淮北四府三州所有主官,不是很合适,那样可能导致淮北出现不稳定之局面,奴婢以为应该酌情考虑。”

皇上看了看王承恩,闪过意思不满的神色。

“周爱卿,你说说,朕当如何的决断。”

周延儒的脸色同样凝重,他很清楚,自己这个时候说出来的话语,必须无懈可击,否则日后出现了变故,他无法承担责任。

“皇上,臣以为王公公所言有道理,淮北和南京都必须保持稳定,至于说这调整的人选,臣以为凡是和郑大人关系过于亲密的官员,可以调整到南京六部和都察院,仓促之中,臣说不到那么详细,臣认为凤阳府知府赵单羽大人、扬州府知府罗昌洛、山阴县知县李岩、理漕参政马祝葵大人以及巡漕御史梁兴力大人等人是应该要调整的,这些人就算是到南京六部去了,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什么人接任这些职位。”

“臣觉得可以按照甘大人的提议,让户部员外郎张溥出任理漕参政,协助甘大人打理漕运总督府的事宜,顺天府通判张采大人出任凤阳府知府,监察御史杨彝出任扬州府知府,礼科给事中吴昌时出任巡漕郎中,工科给事中龚鼎孳以淮安府同知的身份兼任山阴县知县。”

皇上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周延儒咬咬牙,再次开口了。

“臣以为,皇上既然信任甘学阔大人,不妨给甘大人机会,若是几个月的时间过去,甘大人依旧无所作为,皇上那个时候再行调整,也是来得及的。”

王承恩抬头看了看周延儒,迅速低下头,他大概没有想到,都到了这个时候,周延儒居然会在皇上面前说出来这样的话语。

第六百一十七章赌赢了

周延儒离开乾清宫之后,朱由检的脸色终于变化了,他看着王承恩开口了。

“王承恩,朕如此信任你,你让朕很失望,朕相信你是忠心的,不过朕不仅仅需要你的忠心,刚刚周延儒提出来的建议,你要认真想想,若是郑勋睿和甘学阔等人私下里有了交易,朕岂不是被蒙在鼓里了,朕最担心的还是东林党人和郑勋睿真正的勾结起来,淮北的地位非常重要,朕不想多说,郑勋睿离开了,东林党人要是占据了这里,朕一样寝食难安。”

王承恩抬起头,扑通跪在了皇上的面前。

“奴婢失职,奴婢一定尽心尽力。”

崇祯十二年十二月十五日,皇上的圣旨、吏部的敕书和兵部的敕书同时抵达南京和淮北。

淮北的调整没有预料之中的那么大,但是兵部一个特殊的安排,引发了很多人的注意。

原户部员外郎张溥出任理漕参政,原顺天府通判张采出任凤阳府知府,原都察院监察御史杨彝出任扬州府知府,原礼科给事中吴昌时出任巡漕郎中,原工科给事中龚鼎孳出任淮安府同知、山阴县知县。

以张溥为首的一帮人,全部都离开了京城,前往淮北,而且所有人都得到了提拔。

张溥以从五品的户部员外郎,一跃成为从三品的理漕参政,张采以六品的通判,成为正四品的知府,杨彝以七品的监察御史,同样成为正四品的知府,吴昌时和龚鼎孳都是从七品的给事中,分别成为正五品的巡漕郎中和从五品的淮安府同知。

这种升迁的速度,创下了纪录。就算是郑勋睿,也没有如此快的提拔速度。

另外一边的调整,看上去就不是那么令人如意了。

原理漕参政马祝葵,出任正三品的南京兵部左侍郎,原凤阳府知府赵单羽,出任南京礼部右侍郎。原扬州府知府罗昌洛,出任南京户部右侍郎,原淮安府同知、山阴县知县李岩,出任南京兵部郎中,原巡漕御史梁兴力,出任南京户部郎中。

尽管说这些人的品阶也提升了,但到南京六部,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是知道的。

真正关键的变化。是兵部的敕书,淮北再次组建漕运兵丁,定员一万五千人,驻扎在淮安府城,其监军为司礼监太监庞天寿。

这一步才是最为关键的,可谓是核心的安排。

掌握军队的司礼监太监庞天寿,恐怕才是真正能够在淮北说话算数的人,至于说漕运总督甘学阔和理漕参政张溥等人。都要退避三舍的。

淮安,漕运总督府。东林书屋。

看到了朝廷发来的邸报,甘学阔满脸通红,浑身都是愤怒,他提出的调整计划,被否定了很多,淮北的四府三州。仅仅是凤阳府和扬州府的知府调整了,漕运总督府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