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部分 (第1/4页)

“城内只有三万义军军士,我看还是以守卫府城为主,进攻郑家军的任务,就交给西面的七万义军,我就不相信郑家军有那么大的本事,能够抵挡住所有的进攻。”

张献忠说完之后,刘文秀马上开口了。

“义父,孩儿建议码头驻扎的义军军士,也可以参与进攻。”

张献忠果断的摇头。

“码头必须要牢牢的控制,这是我们撤离的必要道路之一,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之下,码头驻扎的军士不要参与到战斗之中,若是让郑家军占据了码头,那我们的处境更加的危险,从我们掌握的情报来看,郑家军没有水师参与战斗,我们只要保住了码头,到时候就可以从水路撤离。”

第一步的进攻非常的顺利,双方几乎刚刚交手,流寇就迅速撤离到府城之内,同时紧闭了城门,刘泽清、李岩和苏从金没有要求将士进攻,而是牢牢的守在府城之外。

也是因为兵力的配备问题,刘泽清要求骑兵营不断的巡视夔州府城的北门、西门和东门,这些地方不可能驻扎很多的军士守候,郑家军重点守卫的还是南门。

流寇撤回到城内,刘泽清、李岩和苏从金等人没有耽误时间,迅速开始了部署,他们在流寇的眼皮子底下开始构筑防御的阵地,当然也只能够就地取材,利用一些木头和石块,搭起来栅栏,而防御阵地的左右两边,重点还是利用了马车。

可不要小看马车,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军迅速搭建起来防御阵地,另外一方面郑家军的将士,能够依托马车的掩护,迅速的向冲锋的流寇射击。

苏从金督促将士快速搭建防御阵形,刘泽清和李岩则是快速的商议,到了这个时候,他们需要预测流寇可能做出的所有决定。

也就在这个时候,北门、西门和东门巡逻的将士陆续的来禀报,城内的流寇派遣了多组的斥候,开始冒险出城门侦查,不过所有派遣出来的斥候,悉数都被骑兵营剿灭,没有谁能够突破郑家军骑兵营的包围。

城内的流寇还在源源不断的派遣斥候,只是南门没有什么动静。

商议的过程之中,李岩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的微笑。

“刘副总兵,我感觉到张献忠和刘文秀可能都在夔州府城之内,情况真的要是如此,那我们马上就要给大帅禀报了,我看要求骑兵营抓一个活的流寇,好好询问一下。”

刘泽清一拍大腿,兴奋的嚷嚷开了。

“李大人说的是啊,我怎么没有想到啊,流寇不断的派遣斥候,就是想着能够通知驻扎在外面的斥候,这大雪天的,张献忠很有可能还在府城里面。”

还没有等到刘泽清和李岩下达命令,骑兵营将士已经押来了两个俘虏。

审讯很是顺利,两个俘虏是有问必答。

刘泽清和李岩终于从俘虏的嘴里得到了重要的情报,张献忠和刘文秀都在府城之内,驻扎在西面的流寇有七万人,驻扎在码头的流寇有四万人,驻扎在府城之内的流寇有三万人。

得到了如此重要的情报,刘泽清和李岩迅速派人前去给郑勋睿禀报,他们隐隐的感觉到,郑勋睿再一次准确预测到了流寇的安排部署,现如今死死的围困夔州府城,打败前来驰援的流寇,那么彻底剿灭张献忠及其麾下的流寇,就成为很有可能的事情了。

第七百七十九章闪电战(9)

郑锦宏可谓是拼命了。

炮兵营的行军速度不可能很快,尽管说炮兵营拥有的战马是最多的,每一门的红夷大炮配备了八匹战马,轮流在运送,每一门的弗朗机也配备了四匹战马,这样的配备目的就是保证炮兵营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行军。

且不说三十门红夷大炮和一百门弗朗机,数量巨大的弹药运输,也需要大量的战马,很多炮兵营和神机营的将士,为了行军的速度能够更加的快一些,在遇见崎岖难行的山路的时候,下马用力推着马车,让行军的队伍不至于拥堵。

郑锦宏很清楚,炮兵营将在整个的战斗之中发挥出来决定性的作用,耽误的时间越长,战斗厮杀就越是有可能出现意外的情况,故而他这个郑家军的总兵,同样亲自下马推马车,目的就是让行军的速度尽量的快一些。

没有任何一个人叫苦,大家都是沉默着,除开在用力推马车的时候喊出声来。

眼看着就要到展开进攻的阵地,郑锦宏不断的在询问身边的苏蛮子等人,他需要知道准确的时间。

炮兵营进入到阵地,郑锦宏询问了准确的时间,距离午时还差两刻钟的时间。

这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