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 (第1/4页)

柴绍道:“臣建议让陛下亲自审,诸位大臣旁听,弹劾李潜的御史做原告,李潜做被告。”

魏征不悦地道:“柴大将军,你当魏某老糊涂了,这不分明就是当朝自辩吗?”

柴绍摇摇头,道:“我所说的这些与当朝自辩不是一回事。首先是证人。自辩不用传唤证人,这种审讯可以传唤证人来作证。其次,自辩要在朝堂上,这种审讯当然不能在朝堂上进行。”

“那要在哪里执行?”这次开口问话的却是李世民。

柴绍连忙回道:“臣觉得此事不宜大张旗鼓,参与的臣僚也不宜过多,审讯的地方嘛,臣以为不如就在门下省找个清静的地方。陛下以为如何?”

李世民听了非常满意地点点头,道:“好。就依嗣昌说的办。来人,传令下去,三日后朕在门下省亲自审问李潜一案,着御史台、大理寺将相关文卷、证人按时解送到场,不得有误。”

此时被审人李潜正在大理寺一间干净整洁的牢房里与张明塘对酌。酒是长丰酒,菜是从老字号杜记卤味馆买来的四样卤味。这些酒菜都是张明塘亲自去买来,并亲口品尝过。自从出了李潜遇刺一事,大理寺的正卿、少卿、寺丞都提心吊胆,唯恐再出什么岔子,所以特地安排张明塘全权负责李潜的饮食起居。对此,张明塘倒也没什么反感。反正就是跑跑tuǐ而已,钱都是大理寺出,自己还能落个好吃喝,何乐而不为?

李潜一边吃喝,一边听着张明塘向他说着李世民要亲自审案的事,忍不住暗笑,心中暗忖,这不就是后世传说中的御审嘛?

二五一章御审(二)

二五一章御审(二)

长安的冬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整个长安银装素裹,白茫茫一片。在这种滴水成冰的隆冬时节,长安的白天依然热闹非凡,各条大街上行人如织,车水马龙,商铺里人头攒动生意兴旺。只是一旦太阳落下,原本喧嚣的城市便立刻陷入了沉寂,不复往日的热闹。即便是平康坊里那些个原本莺歌燕舞热闹无比的秦楼楚馆也冷清了不少。

雪后冬夜的长安虽然凄冷惨淡,但幸赖当今天子仁德,税赋很低商路通畅,柴米油盐价格还算稳定,并没有因为连日的大雪而飞涨,百姓的生活还算安泰。只是百姓过穷日子惯了,一俟入夜便熄了灯不在làng费那宝贵的灯油,一家老小都挤在热炕上有一句没一句闲聊,很快便沉沉睡去,享受着香甜的美梦。

相比起百姓能睡的安稳甜实,有些身居高位,手握权柄,衣食不愁人却在怅然叹息。外面虽然北风怒吼,刮的干枯的枝桠劈啪作响,吹的两层窗户纸有如敲鼓,不过,这间房里却因火炕烧的正热而温暖入chūn。炕上两人盘膝而坐,中间的几案上放着一只四足红泥小火炉,上架着一只宽口深肚的铜釜,釜里雪白的汤汁正在翻滚,每次翻滚都带起一股股腾腾的热气,让人看了就觉得暖和。铜鼎旁放了几只碟子,里面摆着香菇、冬笋、白菜心、切的极薄的羊ròu片、鱼片、牛ròu片、jīròu片,以及油盐酱醋。

看到这暖锅,相信任何人都得先趁着锅里的汤汁正滚赶紧下些食材涮来尝尝。可是,隔着暖锅对坐的两人却并没被这美味勾起食yù,而是就这样默默静坐着。这两人正是安兴贵和安元寿父子。

父子两人静坐了好一会。安兴贵拿起筷子道:“事已至此多想无用。暖锅也好了,趁热吃点吧。”

安元寿依言,赶紧帮安兴贵配好了调料放在他面前,然后又夹了一筷子安兴贵最喜欢吃的féi牛ròu片放进暖锅,等估mō着牛ròu烫熟了才捞起来放在安兴贵的调料碟里。

安兴贵道:“你不用麻烦了。我自己来就是。”嘴里虽然这样说,他心里还是很高兴,至少自己的儿子很孝顺,没白疼他这么多年。

安元寿点点头,配好了调味碟,夹了些爱吃的jīròu片涮了,就着佐料尝了尝。

安兴贵尝了尝味道不错,很满意地点点头,吩咐在旁伺候的管家道:“去取些好酒来温上。多取点知道吗。”

管家连忙应下,告了个罪去张罗。

安元寿道:“爹,您心里有火气,是不是就别喝酒了?”

安兴贵摆摆手道:“火气?什么火气?为父现在心里早没了火气。”

安元寿小心地打量着安兴贵,想分辨出他究竟说的是真话,还是说的气话。

安兴贵见安元寿不信,笑了笑道:“这两天为父也想通了。计不如人吃亏上当都是应该的。万幸的是我们父子还没被人彻底yīn死。只要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