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 (第1/4页)

“陛下。”李靖在柴绍说完之后紧跟着道:“臣以为柴国公说的对。此等恶行应严加惩戒,方能震慑宵xiao。”

李世民看到一向恂恂不能言的李靖这次一反常态,主动说出自己的意见有些惊讶。不过旋即他就明白了李靖的心意。李潜乃是武将出身,李靖也是武将出身,李靖自然心里向着李潜。更何况这次的确是那些贼人做的太过。

李世民沉yín了片刻道:“两位卿家说的不错。朕也打算下令彻查此事。不过,两位卿家可曾听说另一件事?”

柴绍与李靖jiao换了个眼色道:“不知陛下说的是何事?”

李世民拿起一个奏本道:“长安府尹来报,从昨天开始长安接连出现十二起命案,已在民间引起轩然大波,搞的人心惶惶,谣言四起。这案子是否也该彻查?”

柴绍当然知道这些案子是怎么回事。他思忖了片刻,道:“陛下,这事臣也听说了。臣以为应该彻查。”

李世民对柴绍的意见不置可否,转头问房玄龄道:“房相,你乃朕的宰辅,大唐的大xiao事情按说都应jiao给你来处理。你说说,这事该怎么办?”

房玄龄思忖了片刻正要开口。这时内侍忽然进来禀告,“启禀陛下,梁国公与东宫率安将军前来觐见。”

李世民思忖了片刻,道:“传。”

柴绍听到安兴贵和安元寿来了,立刻猜到两人也是为李潜遇刺一事来的。他猜想,应该安兴贵知道这事瞒不住了,觉得与其被追查出来让李世民大雷霆,不如主动认罪争取宽大处理,是以他赶紧来向李世民请罪。至于安元寿为什么会来,柴绍猜测应该是安兴贵将他拉来,想通过他向李世民求情。其实,不仅柴绍这样想,几乎所有人都这样以为。而事实上恰恰相反,派人刺杀李潜的是安元寿,安兴贵根本是替安元寿顶缸的。

安兴贵父子进殿,趋步上前,跪下自报家门道:“罪臣安兴贵(安元寿)前来向陛下请罪。”

李世民本来想让他们平身的,听到两人如此说只能问道:“安大将军,不知你所犯何罪?”

安兴贵痛心疾地道:“陛下垂下罪臣不敢隐瞒。事情是这样的,罪臣因那李潜曾指证罪臣之弟安修仁抢劫颉利汗帐珠宝一事而对李潜怀恨在心。得知李潜被陛下下旨羁押于大理寺监牢,罪臣被仇恨蒙蔽了理智,派人到监牢刺杀李潜。罪臣做出此等卑劣(注意这词)之事,实在不堪为人臣子,是以罪臣特来向陛下请罪。”

听到安兴贵干脆利索的承认了罪名,柴绍、李靖等人有些诧异。按说安兴贵即便知道自己有罪,在向李世民认罪时也会避重就轻,在言辞上耍些xiao花招,将大事化xiaoxiao事化了,可没想到他竟然这么痛快的全都认罪了,而且还将自己说的特别不堪(卑劣),让人想为他求情都不能。

李世民沉yín了片刻,望着安兴贵道:“此事果真是你做的?”

安兴贵点点头,道:“正是罪臣所为。”

李世民目光立刻变得冷厉,道:“那为何死在牢房里的刺客有很多事安元寿府上的人?”

安兴贵早就想到李世民回这样问,连忙道:“臣当时觉得若是派臣身边的人去,事后会查到臣身上。所以臣才派犬子身边的人去做这事。”

“你不怕连累你儿子?”李世民的声音渐冷道。

安兴贵也听出李世民语气越来越冷,心中暗喜。因为李世民越是生他的气,就说明在李世民心里越觉得安元寿是被自己连累的无辜。所以安兴贵用力叩头道:“臣该死,臣罪该万死。臣当时只以为犬子与李潜没什么仇怨,别人不会怀疑到他身上。后来臣才知道,臣此举分明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愚蠢之极,所以臣才赶紧前来请罪。”

安兴贵的解释合情合情,没有任何逻辑上的问题。的确,安元寿与李潜没有任何表面上的恩怨,如果那些刺客顺利杀掉李潜全身而退,即便留下什么蛛丝马迹谁又会怀疑到安元寿身上?更何况安元寿乃是秦王府的旧人,与李世民的关系非同一般,即便是现在李世民仍非常器重他,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真凭实据谁敢怀疑他?安兴贵是安元寿的父亲,他指使安元寿身边的人去做事自然非常方便。

但是,在柴绍看来安兴贵这个合情合理的解释却难以让他信服。安兴贵是什么人?一个在中原没有多少根基西域粟特胡人,能在很早之前就与李渊拉上关系,率先投靠李渊,后来又在李渊争天下时鞍前马后效力,这等眼光比常人高了可不止一点半点。再看他在诛灭西梁李轨一事上的表现,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