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 (第1/4页)

“那成啥样子。”陪审官傅存怀一声喝住,士兵们无奈,只好把法绳搭到李服膺脖颈上,算执行了军令。

执法队队长常如海,警卫营连长康增,还有谢濂、张达三等押着李服膺上了汽车,直奔大校场刑场而去……

事后,李服膺的长女李撷英及长子李仁生姐弟俩在常如海的帮助下为李服膺收尸,草草安葬了李服膺,因为在太和岭口,李撷英姐弟俩得知父亲被拘押后,前来看望陪伴父亲,而常如海也一直照顾姐弟俩。

安葬了李服膺后,常如海问李撷英:“撷英,以后你去哪里?”

李撷英决然说:“参加八路军。”

“也好,以后如果有什么事,尽管找常大哥,能帮的我一定帮。还有,我不在时,也可直接找赵岐功,他是你的老乡。”常如海叹口气说。

“谢常大哥对父亲和我们姐弟俩的照顾。你传话给岐功,就说我要到延安去了。”

说完,李撷英拉着弟弟的手隐入黑暗之中。

“好的,一定,自己照顾好自己。”后面传来常如海的吩咐。

第一百三十章 青年领袖梁化之

第二天天还没亮,常如海猛然听房间里的电话铃骤然响起。

常如海惊了一跳,忙拿起电话问:“哪位?”

“我是阎会长的侍从长刘瑞峰,快,集合队伍,马上赶到绥靖公署来,有重要事情要你们执法队参加,我就在那里等你们。”

常如海一听,赶忙大声吆喝,没用几分钟时间,三十多名执法队就集合完毕。好在驻地离绥靖公署不远,只用了十几分钟跑步就到了。

门口,刘瑞峰见常如海带人这么快就来了,高兴地喊道:“呵呵,常队长的部队麻利得很嘛。”

“那是,不看是谁通知人。”常如海边走边打趣着说。

“具体任务有一个人会吩咐,我只不过是个传话的人。”

常如海一听,有些奇怪,问道:“谁这么派头,连你也是个传话之人?”

“是你的的老同学,定襄县师家湾村人,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办公室秘书、牺牲救国同盟会总干事梁化之。”

常如海一听,心想,怪不得呢,原来是阎锡山的姨表侄。

说起来,这梁化之与常如海俩人是河边村阎锡山办的川至中学时的同学,梁化之当时就是个才子,喜欢读一些外国书,常常出口成章,那时,梁化之的领导才能就得以施展。因为小时候经常哭得嘴唇发紫,长大后嘴唇周围就留了一圈淡淡的黑色,同学们就叫他“黑圈圈”。后来,梁化之转入太原进山高中,二十五岁时毕业于山西大学文学系。1932年2月阎锡山复出后,梁化跨进太原绥靖公署,当起了阎锡山的机要秘书,参与机要,曰夜辛劳。个人的才具和工作精神,加上阎锡山的赏识与提携,梁化之很快就成为山西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一时之间,阎锡山的私人印信和特费开支,都由梁化之掌管;一切机要公文都必须要梁化之盖印方可生效;阎锡山的一切特别开支,包括给“御用团体”的津贴等费,都由梁化之统一经管。梁化之可以说是阎锡山的一只须臾不能离开的手。在替阎锡山掌管印信机要的同时,梁化之一步一步地介入到了组训工作之中。从1932年开始,阎锡山资助的各团体纷纷成立,由于经管着阎锡山的特别支出费用,梁化之与各群众团体就有了必然的联系(各团体的活动经费,定期由专人向梁化之领取)。及至公道团成立,阎锡山对全省人民实施组训,责成梁化之负责督导。1936年春,自强救国同志会组成,阎锡山自任会长,赵戴文为副会长,梁化之以绥署秘书兼任总干事,负实际主持之责,统一领导各大小团体。短短的三四年时间里,梁化之由阎锡山幕后的一个机要秘书,一变而为山西政治舞台上新兴的活跃人物,可谓平步青云。春风得意的梁化之,大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气概,而梁化之也被山西省主席赵戴文誉为“山西的青年领袖”。

进了梁化之所在的办公室,常如海见有一个长相微胖,带着眼镜,胡子刮得精光,嘴唇周围隐隐有一圈黑色的人,十几年的时光过去了,基本没变,只是身体有些发福。

“常如海,哈哈,老同学。”梁化之伸出一只手。

“梁化之。”常如海也伸出一只手,两只手在相隔十几年后再次握在一起。

“来来来,坐。”梁化之亲自给常如海倒上刚泡好的茶,热情地说。

常如海打量了一下梁化之的办公室,见不大的屋子里满是书籍,就说:“还是那样喜欢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