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报——、震三山黄信、锦毛虎燕顺、白面郎君郑天寿带到。”

“有请各位将军!”

黄信打头,燕顺和郑天寿不知道武松是什么意思,都想让黄信做出头鸟,所以并肩走在其后。三人看见大厅中的士兵,均觉得自己败的不怨。这么多人站在大厅中一丝动静都没有,这可不是说明这些人是木头人,正相反、久经沙场的他们都可以从这些人身上感觉到冰冷的杀气。黄信可是一点也不害怕,心理有底的很,他知道自己最坏的打算也就是入草为寇,而且这个可能性很大。所以看见武松后纳头便拜。

“败军之将参见大将军!”

武松赶快抢上一步把他扶了起来:“这如何使得,快快起来、快快起来。”等到黄信站定后,武松才说道。

“老实说我对黄将军已经闻名久已,也很佩服大人的统兵之法和舍身殿后的品行,如果大人不嫌弃我们寨小人薄,再我们这里作个头领可好?”

黄信苦笑了一下、:“败军之将何足言勇,要不是有将军的救命之恩,恐怕我已经死在战场上了。但是自古道“忠臣不侍二主”,还请将军放我下山,信当终身不忘活命之恩!”说完又拜了下去。

武松一付早知道你要这么说的表情,再次把他扶起来,缓声说道:“敢问将军家里还有什么亲人吗?”

“黄某自幼双亲早亡,是家师把我带大,现在家里只有几个远房的亲人,不知将军何意?”

武松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幸亏将军家里没有什么亲人了,我敢问将军几句。将军这次兵败,那青州的慕容知府会怎么对你?你再此养伤已经有一个月了,也就是说这一个月内,青州方面根本就不知道你的生死。您觉得侥幸回到青州的人会怎么说您,是否会把责任都推在你的身上,再说我就是放您回去了,他们会听您的解释吗,恐怕您也会和花荣将军一样落得个通敌罪名吧!”

黄信越听脸越白,想想那慕容知府的为人,他可以肯定的说,现在自己的亲人一定受到牵连了,而且比武松说的还要凄惨。希望师傅不会受到自己的牵连吧。武松觉得差不多了,决定在加一把火候。

“有到是君不正、臣不忠、臣投外国。父不正、子不孝,各奔他乡。当今天子昏庸无能、奸臣当道。高俅、童贯、蔡京、杨建。这四人把持朝刚,非亲而不取,非钱财而不重用。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百姓是苦不堪言呀!这样的朝廷保他做什么?大将保名主,俊鸟登高枝呀!我辈习武为了什么,无非是保国安民,除暴安良,还这天下一个朗朗青天。”

黄信也不知道是想明白了回去没有好日子,还是被武松最后一翻话打动,反正武松说完后,他第三次跪拜余地。

“黄信当日自持骁勇冒犯虎威,程大将军不杀之恩得以存活于事。如大将军不弃,黄某愿终生追随大将军。”

“哈哈哈……好、好、黄将军快快请起,快快请起,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高顺上前就把黄信拉到一边坐下,在耳边耳语的小声说了些什么,说的他连连点头而且不时的抱拳做谢。

武松重新坐在椅子上,看着下边两个人也和声问道:“不知两位将军以后有何去处?”

郑天寿恭敬的抱拳为礼,但是并为说话。相对于他,燕顺的神情就有些自大。傲慢加自满的责问武松道:“武督头,请你给我一个解释,你我同为一脉,何顾无原攻打余我。江湖中久闻“雪中碳”的大名,今天看来也不过是一个投机取巧,暗箭伤人的小人。”

高顺当时就从椅子上蹦了起来,武松的本领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他现在是从心里敬佩武松:“你说什么?有种你再说一遍?”

武松摆摆手,让高顺少安毋躁,等高顺平静下来之后才说道:“这就是你我的区别,什么投机取巧,暗箭伤人,这些在我眼里狗屁都不是。我只问结果,不在乎过程,战争以战胜对手为最终目的。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赢了,那就是事实。唐太宗李世民、汉高祖刘邦、他们的手段可能也不怎么地吧?成功者制定规则,失败者遵守规则。”

武松的话给了他们极大的震惊,不同的是高顺则震惊于武松的精辟分析,而其他人则是震惊武松居然敢把自己和两位开国皇帝相比,他想要干什么……?

武松心中冷笑:“这就是你我的区别,小盗某财,大盗某国,而我、哼哼……”

这边的事情还没有解决,哨兵再次来报。

“报——、桃花山两位头领摔兵来投,目前已到山门下。”

(看书要厚道;手里有推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