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 (第1/4页)

被秦明委派为接洽使的胡军煞是威风,站在京之町的城门外高声叫喊:“我们是天朝的士兵,特来维护你们的皇权,快快开门迎接。”

上边探出一个小脑袋,警惕的喊道:“你们先回去吧,天皇没有时间召见你们,等天皇有时间时自会召见你们。”

胡军冲着上边嘿嘿一笑,嘲讽的说道:“这可是你们说的,一会你们可别后悔。”

胡军也不是什么好人,把东瀛人的话添油加醋的一说,立时就激起了秦明的怒火。

“你姥姥的、老子万里迢迢的来帮你,你他妈的还给我摆谱?传我将令,三通鼓后、全军攻城——”秦明的将令很快就被传了下去。城墙之上的东瀛人心寒胆战的看着城墙之下的变化,随着一个个彩旗传令兵的口号,原本就威势逼人的大军再起变化。最先出来的是几个突兀的弓箭兵,这些几个士兵在长官的口号下以不同的姿势开弓放箭,从那几乎落到城头上的箭矢不难看出来他们在做什么,这是在丈量弓箭的射程。

城墙上的守军都被对方惊人的射程吓呆了,直到此时他们才明白,为何各个大名都不能阻拦这路外来的大军。就凭这射程还打个屁,没等摸到人家的边就被人射死了,还是别做没用的抵抗了,别说勤王的大名来不来,就算来了也没用,还是快点向天皇禀报此事吧!

(本人的新书《穿越异界作魔尊》已经上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踩踩。换个马甲、换个思路、换个心情、希望能带给你不同的感受。倾情力作,绝对不会比这本书逊色)

第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意染南宋

再绝对的武力面前,所有的虚假自尊都是不堪一击的,更何况东瀛的崇德天皇早就已经习惯了傀儡一样的生活。无所谓,只要不危及到自己的皇位,再换一个辅政首相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再说人家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人家不是来窃取皇位的,是来帮你巩固皇权来了。

崇德天皇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能接受秦明的好意,出乎他意外的,他似乎真的看错这支部队了。这支远征军进了京之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帮他巩固皇权,并且变相的向崇德示意:想灭谁你就说句话,除了军权不能交接之外,我们这支部队一定全力辅佐你一统东瀛。

远征军的好意自然让崇德天皇欣喜若狂,没有什么比掌控权力更让崇德兴奋的了!以前他是没有力量改变自己的国家,如今天朝上国的橄榄枝让他再次看到了皇室崛起的希望。是的、兴盛的华国不单派来了强大的军队,更加派来了好几个导师来帮助自己辅佐朝政,所派来的都是华国当世的大儒和精通佛典的高僧,个个都有真才实学,喜得崇德牙齿都要笑掉了。

在此后的日子里,崇德真的过的风光无限,各地大名无不俯首称臣,偶有几个顽固的叛逆也架不住天朝的雷霆一击。接下来的日子里,崇德天皇致力改变局势,虚心的请教远道而来的“老师们”。

所有的老师都一致的提议他无为而治,也就是休养生息,并且用现在的华国开始举例。这些名家大儒别的本事没有,忽悠起人来绝对一个赛一个,最为夸张的要算是一个老和尚,自称金顶法师的得道高僧。也不知道他和崇德都说了什么,居然让崇德许给了他全国传道的权力,最为不可思议的就是崇德根本就没有认识到这样的危害。

在这支远征军的帮助下,东瀛皇家地位得以重振声威,貌似欣欣向荣的朝政隐藏了无数的祸端。光是武松埋藏的就不知道凡几,别的不敢说,如果那个东瀛天皇真的按照那些大儒说的去做,那他也离亡国不远了。现在的武松是打得起治理不起,与其这样还不如慢慢腐化这个国家,等过段时间再把死囚驱赶到他们的沿岸……

就在崇德天皇对武松感激涕零的时候,武松已经做好了接收东瀛的准备。不过现在还不急,先让他们乱两年再说,相信那些大儒可以在东瀛很好的施展自己的“才华”,先给他们一个验证自己的机会,省的天天跑到自己那里浮夸什么治国之策。

好心办坏事是最让人痛惜的,武松很聪明的用非暴力手段处理了这件事,相信最严谨的史官也说不出他什么毛病来。

同年七月,方腊再次进京,与他同来的不但有二百万两回款,还有三匹汗血宝马。所行押送贵重是一方面,再就是他想和武松谈谈西北边陲的战事。在方腊的眼里,现在的回鹘几尽中空,完全可以一战而下。彪勇悍战的蒙古人很好的演绎了鹰犬这个角色,区区几千人马就把回鹘搅得鸡犬不宁。方腊相信,现在自己只要一支精骑就可以平定西北。

可惜武松并没有采纳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