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 (第1/4页)

笑,所以他要把防止工作做到最完美。估计那个倒霉蛋此时要是突然感冒了,武松绝对会把他活活炼了。

意想当中的回鹘敢死队并没有过来,这让武松越发肯定了史文恭的下场,只有这个解释才能说明回鹘人为什么不拼死拉着自己下水。他们一定是认为连拼死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才会放弃。

上天很眷顾沙城,这几天的风向一直是东南风,根本就不虑瘟疫会随风传过来,至于人?更不可能过来了,自己吩咐数万士兵挖制的陷阱可不光是摆设用的!

此沙城一战,武松仅用一个死士就换来了对方数十万的生命。当然、这是瘟疫扩散后的死伤人数。而在回鹘身后的呼延灼……,他更是给了回鹘人一个天大的惊喜。回鹘地广人稀,地平目阔,最是适合骑兵大规模作战,而这支武松花费重金打造的重骑兵,绝对是骑兵里当之无愧的王者。

呼延灼在回鹘境内的肆意纵横,终于迫使回鹘帝王不得不向西迁移,打不起你还躲不起吗?回鹘帝王的迁移加速了这个帝国的崩溃,再加上瘟疫的纵横,这个帝国已经名存实亡了。但是武松依然不打算放过这个帝国,他向回鹘西部的吐蕃等国传话,谁敢接收回鹘的军民就是与华国为敌,此通告无疑是把回鹘判入了死刑。

第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继续扩散

回鹘百姓漫无目地的行走在曾经的国土上,前路无尽,可他们却不知道哪里才是他们真正的出路。华国的铁骑肆虐着这片美丽的土地,多少英勇儿郎倒在了冲锋的路上,可那肆虐的铁骑依旧,没有人能过阻拦他们杀戮的铁蹄。那随着人流而扩散开的瘟疫更是回鹘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天不佑回鹘呀!

呼延灼很郁闷,极度的郁闷,赶马驱羊的回鹘人往往只要几户人家就能造成近千大军行走的痕迹,往往追到眼前才会发现追了几天的竟然只是几个平民百姓。至于那些真正的骑兵……呼延灼只能望之兴叹,沉重的盔甲在加大了他的杀伤力的同时也限制了他的速度。他不怕打,就怕敌人逃,敌人一逃他就只能在后边追。除却开始几日的大战后,呼延灼根本就没有遇上什么大规模的抵抗。再加上时而看见的瘟疫,呼延灼已经兴起了撤兵的念头。

这种念头刚一升起就被他截至了,因为他不敢保证此时撤兵是否符合武松的心意,如果武松因此给自己一个带军不利的罪名,那可不是开玩笑的。为今之计只能尽量揣摩圣意,按照武松的思路去想。陛下让自己留意蒙古,那定是对蒙古有所图谋,自己已经找人详细勾画了这一路以来的地图。至于征战回鹘之事、陛下定然不会虎头蛇尾,一切的一切都可能有特殊的用意。最符合陛下心意的,那就是把此战的影响推向周边邻国,以此寻找开战的借口。

呼延灼越想越觉得这就是武松真正的用意,也罢、既然不能开战,那咱就当一把牧羊人。重骑兵再慢也比驱赶羊群的牧羊人快,只要能把回鹘人赶到邻国就行,管他军民!

因为疫情的阻隔严重阻碍了通信的传递,所以武松只能派遣信兵借道蒙古来传达自己的军令。

当呼延灼收到武松的军令时,他已经带兵走过了大半个回鹘,原本意气风发地呼延灼已经被沉重的盔甲折磨得狼狈不堪。锃亮的盔甲上如今满是泥泞血污。再也不见临安地风采。

“陛下有旨,特命呼延灼将军完成军令后绕道吐蕃而回,如遭拒绝可轻骑而过。不得有误!”

“臣、呼延灼领旨谢恩!”武松地圣旨听在此时呼延灼的耳内不亚于天籁之音。如果不是武松长久的恩威督促着他,他早就撤兵而回了。回鹘人已经被吓破了胆,但是自家有苦自家知,只要回鹘人能抓住一场暴雨借以反击……那什么都完了!敌人的临死前地呼喊。瘟疫的时刻威胁,体力的严重透支,直到一切都面临在自己头上时呼延灼才明白武松当初那句话的含义。幸好、一切都过去了!

递传圣旨的信兵在交接圣旨时小声地在呼延灼地耳边说道:“陛下密令:凡是感染瘟疫的士兵一律另行编队押送瑙重,不得有误!”

呼延灼有那么一刻发愣,但是他很快就体会到武松的真正用意。这些人押送瑙重不用想就知道会有什么结果。到时候陛下又可以得到光明正大的借口了。不得不领旨的呼延灼突然有了一阵莫名的悲哀。难道这就是为兵者的命运?

传令兵似乎能感受到呼延灼的内心所想,随口安慰道:“呼延将军还请看开一些,没有我们这些人抛头颅洒热血,那有祖国的强大。”

是地,如果自己这些人地命运也算可怜的话,那那些回鹘人又算什么?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