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 (第1/4页)

杨毓转身踏上堤坝,二人赶紧上前,一左一右将杨毓扶住。

小船渐行渐远,稽夜将榻几上五册《琴赞》推到王冲面前。

王冲挑挑眉,笑着道:“稽兄这是何意?”

稽夜抿抿唇道:“阿毓这部《琴赞》主讲乐理、琴技,经我与陆覃二人批注后,应是无错漏。”

王冲偏偏头,眸间染上一分调笑,故作正经的道:“小弟愚钝。”

阮宗冷哼一声道:“你将这部《琴赞》拿去,呈上太学中郎官,可做教化学子的书经。”

王冲粲然一笑,道:“小弟莫敢不从。”说着,他意味深远的道:“不过见了一次面的小姑子,便能得稽兄与阮兄二人如此相护,单凭这一点,这小姑便不凡。”

向期略微摇摇头,捋着斑白胡须道:“王贤弟此言差矣,待你仔细研读一番《琴赞》便知稽兄阮兄所言,并非只是为帮阿毓摆脱谣传恶名。”

向期为人师表,向来严谨迂腐,却也说出这样的话,王冲微微蹙眉道:“倒是我小人之心了,二位兄长放心,阿冲定将此事办妥。”

一旁的刘伦大笑一声道:“谁敢与我再饮一杯无?”

众人朗声一笑,山源捋着美髯,畅然道:“顺流而下,乘夜去看看长江月夜,岂不美哉!”

:“善!”众人朗声一笑。

月光照在青色的石板路上,静墨低低的道:“女郎真真不省心,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抛下奴,整整一日与那几个人在一处,这名声便真真不要了么!”

杨毓笑着,语气带着少女独有的娇糯道:“谣言止于智者,我在乎甚名声?”

静墨紧抿着唇,微微有些怒气道:“旁人说旁人的,女郎自个儿也不在意了?若真顶着那不洁之名,女郎可还能与王氏郎君成就良缘?女郎不知,那谣言现下传的有多严重,甚至有人说女郎。。。”

她顿了顿,抬眼看向杨毓,却发现她恍若未闻一般,静墨眉心一蹙,狠狠心道:“甚至有人传言女郎不但与王氏郎君、桓氏郎君有私,甚至借兵九江王也是靠着谄媚于九江王。还有人将女郎与卢氏二郎的婚约之事说出来,说女郎是婚前失贞才被退婚的!”

杨毓满不在乎的笑着道:“静墨啊静墨,傻孩子。”她略微推开扶着她的二人,手指拢拢碎发,笑的洒脱不羁,独子踏进内院。

杨毓是因今日所见打开视野,而真的不在意了。可话落在静墨耳中,却并非这意思,她心中一沉,女郎是因王靖之迟迟未上门提亲而悲痛,所以才自暴自弃?

祺砚不自觉的看看身侧的静墨道:“女郎怎地了?”

静墨微微摇摇头,秀美的小脸露出浓浓的疑惑。她一咬唇,一扭身,跑了出去。

祺砚怔怔的看着两人实在是觉得奇怪,无可奈何的一耸肩,喃喃自语道:“一个也看不懂,一个也猜不透。”说完她转身,往厨房去。

静墨跑出杨府,独自往南岸去,她踌躇的站在王府后门处,抿了抿唇,终于伸手叩门。

☆、第一百九十六章 静墨之怒

院门“吱呀”发出一声长长的鸣叫,一个身着淡蓝短衣的下仆站在门内,调笑的看着静墨,笑着道:“小娘子又来寻杨氏郎君?”

静墨面色微绯,微微点了点头,低低的问道:“他在吗?”

下仆笑道:“小娘子在耳房稍候,我这便去寻郎君。”

静墨垂着头进了门,进入凉爽的耳房。

不过片刻功夫,杨固尘撩着长衫下摆,面带惊喜的进了耳房。

静墨羞的满面潮红,声音低的如同蚊子叫一般,喃喃的道:“我有话与郎君说,郎君与我出来。”说着她略过下仆的调笑出了王府的后门。

杨固尘有些奇怪,缓步跟在静墨身后。

华灯初上,淮水两岸被盏盏彩灯照的通明,淮水上泛着数驾画舫,或华丽无匹,或青顶乌篷,隐隐的有温软的吴侬软语钻进耳中,那是歌女的吟唱,它凄然,它悠长,它触动人心,让这淮水烟波显得凄婉,让人轻易动情。

静墨缓缓的行在前头,考量着话要怎么说出口,杨固尘一身青衫,就缓缓的跟在后面,等着静墨开口。

久久,久久。

静墨站定身形,转眸看向身后的杨固尘,神色严正的道:“郎君可知为何王司空还未上门提亲?”

杨固尘想过静墨有许多话要说,却未想到,她一开口,问的竟然是王靖之与杨毓的事,他微微一怔,笑着道:“许是时候未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