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页)

“白天大家都要做生意呀,这里都是开店的,白天哪有时间做这些,也就是晚上吃过晚饭之后做一做,就当是副业了。”杨勇回答道。

“原来是这样,那他们这样织出来的布都是在自己的店铺里面出售?”张雷突然有些兴奋起来,如果松江府已经发展到了这样的地步了的话,那么对自己规划行业标准来说可有不少的影响。

“基本上都是自己出售吧,有些也是卖给绸缎庄之类的,这种事情挺普遍的。不知道张老板怎么突然问起了这个?”杨勇好奇地说道。

张雷总算是心中有数了,说道:“没事没事,就是问问,好了,时间不早了,杨老板早点休息。”

第二天早上的时候,张雷吃过早饭就出门去了,去调查关于这些机械的事情。调查的结果让他十分震惊,就当当是这一个坊内,就有数十台缫丝、纺纱、织布机的存在,那粗略的估计了一下,松江府一百零八坊这些机械就有数以万计,这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不过让张雷比较欣慰的是,这些机械全部都是比较简单古老的,相比于后代的那些jīng密的仪器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如果,我能够设计出比这个更好的机器,全部卖给他们,那利润……”张雷在心中暗爽。这数万台机器每一台赚他们一两银子,那就是白银万两,要是发点狠卖贵一点……

想到这里,他按耐不住心中澎湃的激情,在回到村里面的时候,就开始埋头设计起来。

第四十一章 合作伙伴

有了制作传动式锯木机床的前车之鉴,张雷在这些机械上面尽量少地运用金属,仅仅在关键地方使用,这样做的好处之一就是这些铁质部件陈老锤和陈大勇两父子就能够制作出来,其次是减轻了机械的重量,便于搬运。

最最关键的地方是,为了能够把这些机械都制作得让人难以仿造,张雷在上面设计了众多机关,这样更是增加了很多工序,不过张雷觉得这都是值得的。

设计好了机械之后,张雷独自在家制作起了木质结构部分,剩下的自然是交给陈老锤他们。一周之后,第一台小型单人纺织机正式出炉。只要用脚轻轻一踩踏板,动力就足以带动所有构件运动起来。

“大功告成!”张雷试验了几次,各个方面都没有任何问题,这让他十分高兴。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找个机会将这台机器推销出去了。

徐家营自然是可能的,因为至今为止张雷都还没看到过这地方有人织布的。想来想去,张雷觉得还是应该去松江府,一是因为那地方大,二是因为前些rì子看到的那么多机械,有足够的市场。

想做就做,张雷和张宝生打了个招呼,便带着机械和货物踏上了前往松江府的旅程。

到了松江府,张雷首先联系了杨勇,一来自己对这里不熟悉,唯一能够称得上认识的人也就只有他了。二来杨勇是松江府的人,对这里的熟悉程度自然要超过张雷。

“张老板,你怎么来了?哎呀,也不提前通知一声,我好去接你啊。”张雷敲响了杨勇家的大门,见到他之后,杨勇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张雷颇有些受宠若惊的味道,他可不认为自己的知名度已经达到了让一个家财万贯的大老板卑躬屈膝特意巴结的地步。他放下手中的大箱子,说道:“不请自来,多有叨扰,还希望杨老板不要见怪才是。”

“张老板说的哪里话,来来来,先进屋,里面说。”

张雷这还是第一次被邀请到府邸正院里面来,这里亭台水榭,制作考究,显然是花费了不少心思的。看了一圈,他顿时对这样花园式的建筑格局倾心不已,由衷赞叹道:“杨老板真是个懂得生活的人。”

“快别这么说,再说我就要羞愧死了,我是粗人,不比张老板啊,说实话我就是佩服你们这些文化人,特别是张老板你,年轻有为啊,说是新一代的楷模也不为过。”杨勇对张雷是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两人说着话已经来到了院子里面,吩咐下人去泡茶,杨勇便招待张雷坐着休息。

“对了,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张老板这次来是所为何事?”两人客套了一番,杨勇便直奔主题而去。

张雷这才说道:“哦,你看我,都忘记说了。我这次来是想找点门路,我新做了个东西,不知道能不能博得大家的喜欢。”

听他这么说,杨勇眉毛一挑,似乎颇感意外,问道:“张老板大才!不知道这次又有什么好东西问世?不瞒您说啊,上次那一船的火柴,根本就不用过多宣传,只要用了的人,便再也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