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 (第1/4页)

这一个月里面,张雷又回徐家营去了几次,制作火柴药剂的原料还能够支持一段时间,张晨还在家里面读书,山上的西红柿和蓖麻长势良好,似乎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

接下来的事情就显得单调了,张雷长时间都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制作图纸,而外面的铁器部门也是热闹非凡,他们要做的并不是张雷在商会上面展示过的切割机床和刨床,而是另外两种工具——捻线机和制绳机。

张雷设计的捻线机是先从筒子上引出的合股纱,经导纱杆和横动导纱器从导纱罗拉输出,通过导纱钩和钢丝圈绕于筒管上。当锭子带动筒管一起回转时,纱线拖动钢丝圈在环状钢领上回转,对纱线进行加捻。当然,张雷发明这种和纺锤一个功能的机械并不是为了制作纱线,而是制作航船所必需的物品---麻绳!捻线机捻出一股股的麻绳,然后再用制绳机来制作成最终的麻绳。

麻绳是用各种植物纤维制作的,这一点在原料方面,可以完全不受苏伦的影响。在松江府的木材都被苏伦控制的情况下,如果还单一地进行木材加工的话,那利润消耗太大了,这不符合张雷的理念。所以他将这一部分全部交给了徐峰来经营——这也是他的一个理念,每一个加盟商负责一个商品,然后给他们定下目标来,这样用来调动大家的积极xìng。

开始他还想用钢筋来做的,那样比麻绳又不知道要坚固多少倍了,只是很无奈的是,钢筋的制作在只依靠人工的情况下效率太低了,而且附近也没有铁矿,所以这个想法他也就打消了。

张雷的机械生产出来的麻绳坚固耐用,很快就在松江府一带有了名气,这种麻绳用途广泛,可以代替铁链用于滑轮吊装货物,可以减轻很多重量,用于船上升降船帆也是十分好的。

在松江府码头停靠的船只,在张雷的推销下,用不了多少时间已经全部换上了这种麻绳。

大海里,有无数的金银财宝,大海的那一头,还有广阔的天地。

对于大海,张雷所认识的人里面,没有谁再比秦洛风有资格说话了,于是,张雷便亲自去到他家里面拜访。

此时刚刚是吃中午饭的时候,张雷没有通知任何人,便来到了秦洛风的家里面。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徐家营这个小村庄现在已经完全变了模样,田间地头是种植的烤烟,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笑脸,他们平均每个人现在每个月都有一两多银子的收入,在周围的村庄是遥遥领先,直甩下第二名好几条街。

“张老板,你怎么来了?”张雷到访让秦洛风十分惊讶,自从烤烟的事情过后,张雷不仅不计前嫌,而且量才是用,几乎是将每个人的特长都发挥到了极致,秦洛风看在眼中,也是十分钦佩的,逐渐对于他言听计从起来。

张雷摆摆手,笑道:“秦叔叔,外面人叫我张老板也就算了,怎的你也跟着叫起来了?这不是折我的寿吗?以前怎么叫我现在还怎么叫我。”

“那可不成,要是别人见了我会说我的,对了,你不是去松江府了么?怎么今天回来了?”秦洛风说道。他说话的时候,脸上依旧是面无表情的,要是稍微笑一笑,面目更加狰狞。

“这不专门来找你的嘛,你在海上混了那么多年,我想向你了解一下情况。”张雷自顾自搬了凳子来坐下,说道。

秦洛风有些惊讶,问道:“怎么?你是想要出海了?”

张雷摆摆手,说道:“不不不,现在可还没到出海的时候,我今天来找你只是因为你对海上熟悉而已。对了,你对崇明岛那边熟悉吗?”

“还行吧,不过我建议如果真的要出海的话还是从广州湾比较好,那里是深水港口,能够停泊更大的船只。”一说起大海,秦洛风顿时就神采奕奕了,他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给了张雷一个建议。

“嗯?这个?那钱塘江呢?”张雷不置可否,现在来说,去广州湾似乎有点远。

秦洛风瞪了一下他那唯一的眼睛,说道:“钱塘江那就算了,没事就涨cháo谁能扛得住?”

张雷听他这么说,也只能说道:“那好吧,看来也只能是去广州湾了,好吧,你即刻跟我去松江府,咱们商量商量。”

“好。”

秦洛风去找余老板说明了情况,他现在种植烟叶,名义上属于永福商号的雇佣。听说是张雷叫他去的,余老板二话不说就放行了。

到了松江府,看到那么大的一个工厂,顿时让秦洛风热血澎湃了起来:“张老板,真有你的,这才过去几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在松江府都有这么大的产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