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1/4页)

面,从吃的、穿的,到用的,甚至于休闲和摆设的应有尽有。当时民间把这个造办处叫做“百工坊”。

按照张雷的理解,造办处也就等于是国企,不管是资金还是技术还是背景都不是普通企业能够比得上的。在和平年代还好,朝廷对造办处有统一的管辖,但是现在正是战乱年代,朝廷政务尚且繁忙而混乱,更别说这等专门为皇室服务的工厂了。

因此,大量的造办处的能工巧匠们为勋戚门所收买,成为他们专门的敛财工具,打着造办处的旗号,牟取暴利。

很显然,张雷就遇上了这么样一个麻烦。他的对手,是有能攻巧匠有不计代价的资金和雄厚的政治背景的勋戚。

“竟然是……”他开口道。

冯庸叹了一口气,附和说:“唉,张老板。你现在知道了吧,我们的对手,是内务府造办处。”

张雷想了想也就释然了,说道:“也难怪他们想要进来插一脚,我们的利润实在是太大了,而且没有竞争对手,这正是他们下手的好机会,而且他们有身份在。只要发狠压一压我们,那我们就没有活路了。水师提督和礼部尚书的筹码,在这群皇亲国戚面前,似乎不够看。”

“张老板。那依你看?”冯庸皱着眉头问道。

张雷说:“原先的时候。我还以为是谁在暗中搞鬼,所以已经做好了长期追查的准备,但是现在看来,对方自持身份。根本就已经把矛盾给公开化了,想也不用想,能够排除jīng良部队来的,也只有他们了。”

“他们是皇亲国戚,要想怎么样还不是容易得很,张老板你是白手起家。没什么背景,他们要想动你的话根本就不需要遮遮掩掩。”

“没错,所以我猜想,他们的目标就是先要把我的销售路子给断掉,然后让我们名誉扫地,到了那时候。张氏商会的名声败坏了,不能够按时交货。就算是我们生产出再好的东西来也不会有人订购的。然后他们再顺势而起,推出他们的东西,毫无疑问的,造办处制作出来的东西肯定要比我们的jīng细,那时候我们就不败而败了。”

听张雷说得挺严重,冯庸不由得焦急万分,好不容易打下这么一片家业来,绝对不可能让这些勋戚们败坏了好事。

“张老板,不知道你有没有计划应对这样的局面?现在张氏商会正是高速发展的时机,我们必须要保住这个地位呀。”

说起应对之策,张雷拍了拍自己带来的箱子,说道:“原本还是想在开会的时候和大家说一说的,但是现在看来这个月的会议要提前召开了。这箱子里面的东西,我是打算给张氏商会的股东们带来新的惊喜的,却没想到现在变成了救命的稻草。这样,通知一下,五天之后,让所有的股东来这里开会。”

一听说张雷有办法应对,冯庸悬在嗓子眼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同时对张雷也是十分佩服,在他看来,这张雷简直就是拥有先知能力的存在。

“好的,我马上就下去准备。想必大家也都已经被这个突然出现的造办处弄得焦头烂额了,现在张老板能够为大家解决这一场危机,恐怕他们也都已经迫不及待了吧。”冯庸的心情也好了起来,开玩笑说道。

张雷脸上露出若有所思地笑容,说道:“去吧去吧,既然我的对手是这么强大的存在,我还得好好想想应对的法子。”

原本以为是哪个利yù熏心的官员受人蛊惑和收买才做出那样的事情。到时候只要利用手中的职权和锦衣卫的威慑力,找到他受贿的证据,绊倒他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却没想到对手却是皇亲国戚扎堆的造办处,这问题就有些棘手了。

《礼记?曲礼上》上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对于这群勋戚,法律在他们的眼里只不过是一纸空文而已,什么受贿行贿的,根本对他们没有丝毫的威慑力,查出来也没有用,更何况也没几个人敢查他们。

张雷原本承诺的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的话,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继续了。

唉,现实总归是有许多无奈,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在没有绝对的把握甚至已经把事情做到了极致的时候,最好还是不要轻易把承诺说出口,一旦无法兑现,将对整个人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造成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害。

但是张雷已经答应了乡亲们,他已经信誓旦旦地说了一定要给他们一个交代。他现在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说出去的话就如同泼出去的水,只要他还是顾及礼义廉耻,那就必须要想办法去完成。

就算是勋戚又怎么样?就算是法律管不住他们又怎么样?张雷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