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 (第1/4页)

那是数十艘密密麻麻的战船,虽然比较小,但是毕竟属于热兵器。他们的出现让高迎祥的心都凉了半截,他可是不止一次地在火器上面栽跟头了。

看到战船的现身,卢象升和罗德曼都是暗自松了一口气,要是没有这些战船的帮忙,这一场战斗的胜负还真的是很难说的一件事情。

见陆地上面已经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船上的水手们自然是没有闲着,赶紧装填炮弹展开进攻。

因为数量很多,所以虽然炮弹的威力不怎么样,但是实际上综合实力却是非常恐怖的。那黑sè的小圆球呼啸着落在人群之中,每一次爆炸都能够带走十数人甚至是数十人的xìng命。比卢象升他们三方绞杀的速度还要快得多。这样一来,原本处于优势的高迎祥部在四面打击之下。逐渐落了下风。

虽然知道自己最大的敌人就是火炮,但是高迎祥也没有办法,他不具备使用那些重型火器的条件。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若是硬生生地在这里消耗,恐怕这十万大军也支撑不了多久的。

高迎祥马上将李自成给找了过来,让他带领三万jīng兵突围,绕过庐州去袭击和州。

眼见着李自成带领jīng兵从队伍之中脱离了出来,卢象升和罗德曼都是大惑不解,不知道他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等到李自成部强行打开一个缺口,带领大家离开的时候,罗德曼马上率领自己的部队追击而去,卢象升和庐州城防军继续对高迎祥部进行围杀。

这罗德曼的军队在整个三支队伍里面算是战斗力最强的,毕竟配备了威力强大的火器,让他们去追击是再适合不过了。卢象升和庐州城防军自然是没有什么话说,只是加紧对高迎祥剩余的这些势力进行围剿。

突围之后,李自成部首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了含山县。

唐高祖武德六年分历阳县西部地区设置含山县。武德八年县废。武后长安四年复置,更名武寿县。唐中宗神龙元年,复原名含山县。明初裁革历阳、乌江、含山三县,存和州,含南一部分属无为州。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含山县,属和州。

攻下含山县之后,李自成并未善罢甘休,他马不停蹄地再往江浦而去。江浦位于长江与松江府的交界处,乃是应天府的南大门,若是此地被攻下,让他占了这军工厂,恐怕会实力大增。

意识到这个状况之后,罗德曼不敢怠慢,下令让士兵们连夜赶路,务必要尽全力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同时他派人快马前往松江府和应天府报信。得知李自成带军前来,两地马上戒备森严了起来。

应天府作为旧都,实力自然不容小觑。而松江府最近几年因为张雷在这里开设了众多的工厂,经济实力腾飞的同时武装力量也得到了加强,不管是他们其中的那一个,都不是现在的李自成能够对付得了的。

当然,李自成也并没有想过自己要带着两万人进攻这两个地方,他另有打算。

再说高迎祥,见李自成带着人马离开,他马上鼓舞士气让大家不要丧气,他已经想好了对策。

两军对垒,激战数rì,互有死伤,某一rì,天还没亮,高迎祥部率领着所有的士兵,抛弃了帐篷辄重,只带上干粮,轻装上阵,退离了庐州。

远处对高迎祥军进行监视的卢象升部斥候看到了这一情况,马上将情况报告给了卢象升。卢象升想起了车厢下之战的时候,高迎祥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了反攻,于是急急忙忙地让军队展开迎敌。

但是情况却和他想象之中的不一样,高迎祥部并没有趁他们熟睡之时展开进攻,而是退走。卢象升马上率领部队展开了追击,庐州城防军却没有跟随一起,而是留下来打扫战场,河上的炮船也在同一时间撤走了。

高迎祥部队从庐州出来,一路往滁州方向而去,他刚从那儿来,现在又要回到那里去。

之所以对拿下滁州有这么执着的追求,是因为滁州的地理位置。

滁州,古称“涂中”、“新昌”、“永阳”、“清流”。先秦时期为棠邑(今南京市**区),三国设镇,南朝建州,隋朝始称“滁州”,因滁河(涂水)贯通境内,又“涂”通“滁”,故名为“滁州”。地处安徽省最东部、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三角洲西部。为应天府北门户。

李自成率领军队一直往应天府而去,罗德曼也是加紧追击,就在他快要赶上李自成部队的时候,却突然之间得到消息,说是李自成带领着人们转向,往滁州方向去了。

“这人到底是想干什么?”罗德曼不由得在心中破口大骂,这段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