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 (第1/4页)

的张雷给赶走,他还真是了解我的心思啊,如果我现在我入主中原,就连他崇祯我也对不住了。”

崇祯十一年二月,清朝皇帝皇太极亲率八旗劲旅进抵松山,企图攻占此城,以毁锦州的屏障,清军在松山南台下扎营七处,自二十二rì至二十八rì发动多次强攻,当时松山守城将士不足3000人,锦州副总兵金国凤带领军民戮力同心,英勇抵抗,清军伤亡惨重。

但是,皇太极不甘心失败,他派人回沈阳调兵遣将,运来大炮27门,炮弹1万发,火药500斛,环城发炮,城楼上的台堞都被摧毁。城中人只能背着门板行进。金国凤几次出兵突击,均遭失败,于是他命令将士连夜用砖石修补城堡被毁的地方,严防死守。清兵几次搭云梯登上城堡,几次都被打退,皇太极只好在松山城南挖地道,为了激励士气,宣布:“有能穴地以炮药崩溃之者,城破时为首效力,及运送火药之人,无主者赏而授之以官,奴仆则赏以人牛,准离其主;其指示督率官员,照先登大城例升赏。协同穴城兵丁,视其出力多少,以资赏赉。”

但是,金国凤严密部署、多方拒守,终于没有攻下,最后皇太极无奈。遣使招抚,宣称:“若能察天意,顺时势,速来归命,则不特军民免于死亡,尔等之半功伟绩,何可限量乎?”遭到金国凤的严词拒绝。直到四月中旬,皇太极深感攻守两难,只好罢兵退回沈阳,沈阳城中的官民得知征明“军兵大半见败,大将数人亦为致毙,行街之人。多有惶惶不乐之sè,城外远处,则坊曲之间,哭声彻天”。崇祯皇帝闻讯大喜,立擢金国凤署都督佥事,为宁远团练总兵官,后又因功署都督同知。世袭锦衣卫千户。

当时崇祯还喜气洋洋地对大家:“谁我大明朝没有人才?朕看这个金国凤就很厉害,比那张雷丝毫不逊sè,让他在那个太平岛上面呆着吧,总有一天,朕还是要带着人会一会他的。”

大家于是赶紧马屁如cháo,拍得崇祯飘飘然不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了。接下来的rì子,他满面chūn风,就好像是新娶了个妃子那样高兴。

这年十月。多铎率清兵再次攻打宁远(今辽宁兴城)。守城将士虽过万人,但营伍纷杂,号令难施,最后金国凤不得不率亲丁数十人出城,在北山冈与清兵鏖战。终因寡不敌众、矢尽力竭,和两个儿子壮烈阵亡。崇祯皇帝听到战报后十分痛惜,追赠金国凤为特进荣禄大夫、左都督。赐祭葬,命人为他建祠,增世职三级。等到金国凤父子灵柩由东北回来的时候,皇帝又命令沿路官员前祭奠。

同时他赶紧下令封锁京城。严加戒备,再一次愁容满面,再也不负之前的兴奋之sè了。他想起了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是张雷出马,带着军队与清兵作战,将他们给打退的,但是这一次已经不同,张雷已经被赶走,再崇祯也拉不下脸来请求张雷,于是他只能另想办法,准备让卢象升上抗一阵子。

卢象升同在北方,但是他怎么可能抵挡住满清的十万大军,双方一接触,便节节败退,崇祯得知这个情况,顿时受了惊吓,再加上天气寒冷,一下子就病倒了,连处理朝政也不能,整rì里便躺在床上,由王承恩照顾着。看到这样的情景,王承恩也是整rì愁眉不展。

这一rì,已经是崇祯卧病在床的第四天了,前线又发来了战报,是抵挡不住清军的攻击,清军已经攻破了宁远,正准备继续南下。宁远乃是锦州屏障,如今宁远城破,锦州已经危在旦夕。王承恩将战报拿下,便将来送信之人赶走了,接过战报将它丢在了桌子上面,并不拿给崇祯看。可是崇祯已经察觉了动静,他的声音很是虚弱,道:“是不是有前线战报来了?过来拿给朕看看。”

“没有没有,那只不过是御膳房来人问什么时候可以把汤药给端上来,前线还没消息送来呢,皇上还请放宽心,如今大明王朝已经有好转,正是老天庇佑,相信这一次也一定能够逢凶化吉。当务之急是皇上万金之躯,要快一点好起来才是,只有皇上安然无恙,各位大臣才能够安心工作,同心协力为出谋划策,保万年平安哪。”王承恩赶紧走过对崇祯道。

崇祯微微抬起身子,左支撑着龙床,右拿着帕捂着嘴,他生气地道:“你们这些人,就知道这样的话来蒙蔽朕的试听,这群大臣,吃喝玩乐的时候他们最是在行,现在国难当头,你看看他们,这几rì又有谁进来跟朕汇报过情况的?恐怕见朕病倒,他们是最为高兴了,可以在家里面吃喝玩乐了是不是?你也不要那些话了,赶紧把战报给朕拿过来,正个大明王朝是朕的大明王朝,朕必须要知道朕的国家现在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