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部分 (第1/4页)

经过松山往锦州进军,可以和锦州原本留守的士兵一起给他来个内外夹击,张大人觉得怎么样?”

张雷说道:“理论上来说你这样做是没的错的,但是我们的人比清军要少得多,如果硬拼的话损失会很大,既然咱们有了更加先进的东西,那就应该要好好利用起来,可不能够浪费了。不过你说的第一条倒是对的,先让士兵们去到松山再说。”

虽然只是采纳了他一半的意见,但是姜玉阳已经很高兴了,他马上就申请带兵出战,张雷答应了,顿时几艘船下去,将所有的士兵都运送到了岸上去集合了起来。

张雷也下了船来,他早就已经按捺不住了,这一次终于有机会上战场了,自然不会放过的。他将船上所有的士兵都叫了下来,负责太平一号运行的那些人却留了下来,交给秦洛峰指挥,凭借太平一号的战斗力,是根本就不需要其他的士兵的。(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一章 张雷南下

再说皇宫之中,崇祯得知了张雷进入了松山与清军展开激战的消息之后,整个人的心情顿时都好了一大半,这段日子以来的紧张和焦虑在这个时候瞬间就缓解了许多,今年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张雷已经是他唯一的寄托了。从开年开始,他根本就没有听到过什么好消息。

比如二月初七日,总兵官左良玉,总督陕西三边侍郎郑崇俭等大败张献忠于太平县之玛瑙山。当时义军分为三路,西路张献忠据楚蜀界、东路革里眼、南路曹威、过天星等。杨嗣昌驻襄阳,而令左良玉专剿张献忠。左良玉率军与张献忠战于枸平关(陕西兴安县西),献忠败。左良玉请从汉阳西乡入蜀追之。杨嗣昌令左良玉别派偏将追剿,左良玉不从。时张献忠移军至九滚坪,见玛瑙山险峻,将据之。左良玉军至山下,而张献忠已占据山巅,左良玉乃分兵三路,约闻鼓而上,鏖战久之,张献忠军败。左良玉兵折扫地王曹威,白马邓天王等义军首领十六人。张献忠妻妾被擒,张献忠逃入兴、归山中。不久又入兴安、房县境,官军畏惧山险不攻,张献忠潜伏密林中,贿山民买盐米,山民成为义军耳目,张献忠收得散士,声势复振。

比如五月十三日,苏、松、湖等府的吴江、归安等地昼夜倾盆大雨,水势骤发,霎时汹涌,不分堤岸,屋宇倾倒。而米价腾踊,斗米至银三四钱,富家多闭粜。民食草木根皮俱尽。抛妻子死者相枕。强横之徒三五成群。鼓噪就食,街坊罢市,乡村闭户人情汹汹。

再比如七月,张献忠西走白羊山与罗汝才会合。此时曹威、过天星欲渡江,为明官兵所阻。张献忠至,与之会合。张献忠虽累败,然气犹盛,立马江边。有不前者,辄斩之,官兵乃退,张献忠渡江后,屯驻万顷山,此时杨嗣昌才自夷陵朔舟而上。而张献忠势力已盛,连续攻下大昌、开县,北攻剑州,将入汉中。又攻绵州、泸州,至开县。杨嗣昌在重庆。召贺人龙、左良玉来援,两人都不来。

转眼之间半年过去了。在这半年时间,原本大好的形势急转直下,大半个大明朝江山再一次落入敌军之手,唯一能够听到的胜利的消息就是来自于张雷了。崇祯不由得十分绝望,对于张雷他又爱又恨,爱的是他每一次都能够给自己带来那么大的惊喜,恨的是张雷实在是太出色了,他害怕自己以后就把持不住张雷了。有的时候他甚至在想,如果当初没有将张雷赶走,而是让他继续辅佐自己,现在是不是已经肃清了各地的叛乱进入了重建的工作?当然这仅仅是如果,从他将张雷赶走的那一刻开始这如果就已经不存在了,等待崇祯的只有后果和结果。

张雷并不知道中原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也没有必要知道,因为知道了也无可奈何,他还是在和清兵打,因为有先进的武器,因此以松山城作为中转站之后,飞机再一次飞到了锦州的上空。皇太极和叶布舒两人都极为恐惧,因为他们发觉自己错了,这天上飞的东西不仅仅能够从那大船之中飞到松山城,还能够飞到锦州来,经过这两个地方之后,他们已经没有心情去再试试这怪家伙到底能够飞行多远的距离了,于是在无可奈何之中,皇太极下令退兵,驻守沈阳,等待机会再一次进攻。而张雷是不可能打到沈阳去的,飞行能力就不允许,于是也只好作罢,所有士兵进驻锦州,将所有的飞机以及燃料炮弹等留下之后,没了用武之地的太平一号由秦洛峰开回太平岛。

得知张雷将鞑子兵赶回了沈阳,崇祯万分高兴,下了诏书想要张雷回来帮他打农民军,张雷当场拒绝,理由是如果自己走了的话清兵肯定会再一次进攻锦州,与其等锦州被清军攻陷之后再夺回来,还不如直接驻守在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