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部分 (第1/4页)

孙传庭在主持陕西军务期间。不断扩充自己的军力和粮饷。西安周围原屯积军队两万四千,田地二万余项,后来田地都归属于豪门,兵丁只是虚设在花名册上。孙传庭接管这里后,经过治理,得士卒一万一千,年收税计银十四万五千两,米麦一万三千五百石。为尽早彻底剿灭农民起义军。明廷采纳了兵部尚书杨嗣昌的“四正六隅”的全面围剿方略,并为完成此计划增兵十二万,加派军饷银二百八十万两。但是,孙传庭对此持有异议。他认为:因军兵屡战,多经溃乏受挫之苦,况且连年征战,民力疲竭,此举未必能收到预期效果。由于孙传庭料知他的计划不会被采纳,便着手清点私产,得银两四万八千。并招兵买马,自办围剿所需的人力及资财。当明廷汇集各处上报的招兵募马的数额时。唯独孙传庭的奏疏未送到。素与孙传庭有隙的杨嗣昌于是乘机发难,抱怨朝廷的军法在陕西竟行不通。孙传庭对此上疏申辩道:“使臣如他抚,籍郡县民兵之上,遂谓及额,则臣先所报屯兵已及额矣。况更有募练马步军,数目逾万,何当不遵部议。至百日之期,商、洛之讯守,臣皆不敢委。然使贼入商、洛,而臣不能御,则治臣罪。若臣扼商、洛,而逾期不能灭贼,误则事者必非臣。”

对此,他被杨嗣昌设下的计策弄进了大牢,后崇祯贬斥他为平民放归,如今又重新启用。在得知孙传庭往自己这边过来了之后,张雷是一点儿也不愿意的,对于他来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就能够做好,不需要其他的任何人来插手。不过既然孙传庭都已经在路上了,他也不可能直接让崇祯收回成命了,不过毕竟他还是有办法的,还在半路上面的时候,张雷就派人送去了百万两白银,让他招兵买马,独立抗击李自成,说是如果两军会和的话会造成部队人数过多,机构臃肿,不利于行军。

现在整个大明王朝二话不说就能够直接拿出来百万两白银的恐怕也就只有张雷了,因为逐步完善的船队能够为他在各个地方赚取巨额的利润,这点钱对于他来说并不算什么大的投入。

孙传庭在拿到这么一大笔钱之后,也认为张雷说的有道理,更加上他也想要率军抗击造反,如果跟在张雷的身边恐怕也只能够起到监视张雷的作用,这是他极为不愿意的,于是便听从了张雷的话,不再继续往巢县去,而是直接就就地征兵十万,抗击李自成。

李自成乍然受到攻击,顿时也有些抵抗不住,龟缩城内不出,孙传庭一边训练到手的这些人马,一边围困李自成,也不进攻,只不过阻止了他继续扩张的步伐。在瓦解了张献忠的攻势之后,卢象升也往北回去和洪承畴一起将清军阻拦在关外,天下再一次安定了。

张雷驻守巢湖地区,对于叛军来说那就是一个威慑,崇祯有了之前的一次教训,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对张雷怎么样了,张雷乐得逍遥,带着人指挥着附近几个府州的百姓进行战后重建工作。

在这里再来说说汝州,公元一三六八年,朱元璋建立朝明,对元行省作了大的改革,改省为“承布宣政司”,只管民政,但人们习惯上仍叫行省,简为省,省下设郡(州)、县。汝州仍为南阳府管辖,将梁县省入汝州,领郏县、鲁山两县。一四七五年四月,在汝州东南设宝丰县,汝州领三县。一四七六年九月,时任兵部左侍郎的汝州人滕昭,以汝州距南阳太远给群众生活带来不便为由,同好友河南布政使原杰联明奏请宪宗皇帝朱见深,将汝州从南阳分出由省直辖,汝州成为河南唯一一个由省直辖的直隶州,由县级州升格为府级。同年十二月,在汝州西部今汝阳县城附近置伊阳县,划原嵩县、鲁山、汝州的部分地区为伊阳地,汝州领鲁宝郏伊四县。明中央掌管吏治的按察使司在地方设立四十一个按察分司,叫巡道,河南有二,分别叫河南道、河北道,河南道驻汝州。

汝州为义军往来之要道,山中又有土寇。知州钱祚征,征集一千多人,在半夜的时候突然之间攻击寇匪的老巢,那些匪徒没有丝毫准备,大半没杀死,其他的人全部慌乱逃走。钱祚征又命令百姓千家立一大寨自保,寇匪无路可走,于是全部投降。

转眼之间又过了一年,崇祯十四年正月,李自成趁着孙传庭不注意,突然之间率军进攻汝州。汝州为叛军土匪,李自成攻下汝州目的自然是十分明显的,他想要从这里将那些流寇土匪都全部集中起来为自己所用,他不可能总被孙传庭给压着,到那时候不要说扩张,就算是自己的地盘估计都守不住。

汝州知州钱祚征亲自登上城楼指挥与李自成之间的战斗,结果却不幸中箭死去,其他的士兵坚守了一个月,李自成用大炮攻陷了城门,汝州落入了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