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部分 (第1/4页)

围绕着这个问题,数次谈判,依然是无功而返。

而日本从刚被胖叮当狠狠蹂躏的宫泽惠子那里知道了假情报之后,立马消停起来,只要中国不提出对库页岛主权、南满铁路与沿线权益以及旅大租借权的要求,暂时搁置下来,那么好商量。

俄国正是看到了这一情况,才开始缓和下来,认真的思索对策。

谈判持续到了四月,沙俄也逐渐的开始出现了转变的苗头,暂时搁置谈判,将精力集中到了巴尔干半岛。

正当中国忙着大选的时候,巴尔干战争也进行到了最**,在希腊海军封锁土耳其海军达达尼尔海峡出口,实施了夺取爱琴海诸岛屿的战役之后。去年的11月28日,阿尔巴尼亚宣布独立。但盟军尔后的几次军事胜利并不符合一些大国的利益。俄国在支援巴尔干国家的同时,又担心保军进抵伊斯坦布尔不利于自己解决黑海海峡问题。德国和奥匈帝国则认为塞尔维亚和希腊是站在协约国一方的,因此不希望它们强大,却把土耳其看作是自己潜在的盟邦,因此竭力防止土耳其覆灭。

在各大国的压力下,1912年12月,土耳其与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签订了停战协定。

在今年1月23日土耳其发生政变后,新政府(青年土耳其党)拒不接受和约条件。2月3日,巴尔干联盟各国重新开战。土耳其在接连遭到几次失败后,于4月签订第二次停战协定。

目前战争双方云集英国伦敦,正在进行激烈的讨价还价,和约的签署已经成为必然。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的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汇合处,既控制着地中海和黑海的门户,也控制着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自14世纪以来,这一地区一直处于土耳其殖民统治和奴役之下。因而巴尔干各族人民迫切要求摆脱土耳其的奴役,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加上20世纪初,随着土耳其帝国的日益衰落,尚未被瓜分的土耳其及其统治下的巴尔干半岛,成为帝国主义瓜分的重要目标。所以这里一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其中既有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也有巴尔干各族人民与帝国主义矛盾,还有巴尔干人民同土耳其封建统治者的矛盾,以及巴尔干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所有这些矛盾、特别是列强之间的矛盾使巴尔干半岛地区经常发生纠纷、冲突和战争。

俄国自从15世纪以来一直打着解放“斯拉夫人”的旗号在巴尔干地区争夺势力范围,巴尔干对于西伯利亚来说,地位更为重要,尤其是东方战略遭受到重大挫折,中国逐步出现崛起迹象的情况下,俄国绝对不能让巴尔干的形势激化。

5月,随着《伦敦和约》的签订,第一次巴尔干战争落下了帷幕,以土耳其完败而告终。根据这项条约,土耳其丧失了它在欧洲的几乎全部领土。巴尔干各国人民摆脱土耳其压迫的愿望得以实现。

而正在这个时候,库伦军区也在克孜勒与伊尔库兹克两地进行集结,对外宣称进行军事演练,实际上,表露处了积极备战的迹象。

与此同时,李安生也在奉天宣布,他已经向陆军部呈请,希望能够在东北增加十三个步兵师的编制,应对接下来更为严峻的防务形势、

沙俄根本已经无法威胁到东北,而李安生所宣称的“东北更为严峻的防务形势”,来源于何处呢?

这毫无疑问是针对沙俄的,几乎是与库伦军区同时,李安生提出东北扩军计划。

自从东北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东段、中东铁路、海参崴、锦齐铁路、库张铁路等大动脉,将东北与蒙古连为一体之后,东北发展的后颈十足,也绝对能够支持东北军在伊尔库兹克前线打大战,不像之前那样,需要用飞艇等没日没夜的运输。

东北军表现出来的极为明显的西进倾向,让沙俄感到万分忧虑。

中俄战争以及巴尔干战争,使得世界各国尤其是摩拳擦掌的列强们都清醒的认识到,将来的战争将会更加的血腥与惨烈。

战争的场面将会更加庞大,需要更多的兵力,数百万人捉对厮杀不再是幻想,而战争也将进一步的依赖军事装备,强大的火力。

故而,自从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列强各国都在极力的扩张军队,加紧研制军备武器,加紧进行军费筹集。

在这个时候,沙俄提出了邀请李安生访问俄国的请求,希望能够在高层之间进行面对面交流,或许,对于中俄双方来说,都会有新的转机。

李安生本来就想就胶州湾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