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 (第1/4页)

灸闲校�奈�餍小�

他们当晚露宿林中,没有吃过任何食物,空腹摸黑前行。翌日早上偷挖田里的番薯充饥,再向西再走三里路,遇见路旁有排湾族番民正在圃围内劳作。宫古岛民以手语跟排湾族人沟通,排湾族人就给他们饭和芋头粥、番薯等充饥,又让他们住宿在头目的梯屋房间。依照高士佛社习俗,外人喝了族人家中的水就不再是敌人。但半夜却有一人持柴火携刀进入一房间抢走其中两名宫古岛人的衣服,天亮更有十多名持刀、矛、弓箭等武器之排湾族年轻男子强逼他们脱下衣服、发簪,并把他们的随身财物抢掠一空,其中五六名持枪的排湾族人表示自己准备外出打猎,要宫古岛人留在屋内等候,不得外出。宫古岛人害怕排湾族人对他们不利,决定离开,却被排湾族人阻止。于是他们以三、五人为一组分开逃跑,然后会合。

由于宫古岛人不辞而别,排湾族人认为他们不尊重自己,又觉得他们可能是海盗的细作(排湾族人经常受海盗侵扰),怕日后引来海盗攻击,就出去追击他们。宫古岛众人会合后于一处小溪旁喝水休息时,六至七名排湾族人从草丛中追赶过来,严厉质问宫古岛人为何误入领地却又逃离头目家中,宫古岛人就涉溪逃跑。不久见有人家,就到其中一房子窥探,屋主为一邓姓汉民老翁,知道他们是琉球人,便用汉语和他们交谈,他们就安心进去休息。邓姓老翁的儿子邓天保说可以帮他们记下姓名送到府城等候救援。另外有位在当地经营番产交易的商人凌老生也愿意保护他们。当其中一名宫古岛人仲本加奈正在填写众人姓名时,约三十名排湾族人追到,剥取宫古岛人的衣服、发簪,凌老生正在与排湾族头领交涉之际,排湾族人却将找到的宫古岛人分次带出屋外杀死,这时其中一名被带出去的琉球人新城朝宪全身****地冲回院内叫其他人马上逃走,以免被杀,说完后随即被杀。而包括仲本加奈、岛袋次良、岛袋龟在内无法逃出的9人就躲在凌老生家。54人被杀后,牡丹社的排湾族人又赶到现场,继续追查逃走的12人。

翌日,邓天保赶到保力庄会见村长杨友旺,杨友旺得知屠杀事件,就和儿子杨阿才、侄子杨阿和跟邓天保回家。至石门双溪口便见尸体累累,此时又有两名宫古岛人求救,杨友旺即答应保护。来到邓家就见到多名牡丹社排湾族人逼迫老翁交人。

经过杨友旺一行人与牡丹社人协商后,以钱币四五枚、布六匹、水牛一头、猪数头及酒十瓮给予交换补偿。又传闻有一逃跑之宫古岛人在竹社被捕,由邓天保及杨友旺出面以酒肉交换才将他救出。牡丹社人返回四重溪上游的石门双溪口时发现高士佛人已经离开现场,牡丹社人就将54名死者的人头砍下(出草),吊挂在树上,祭拜后带回牡丹社以及女奶社的头颅架上作为祭品。生还的12人逗留杨友旺家共四十余日,到12月22日方才由杨阿才陪同离开恒春到达凤山,由凤山官府的护送,至29日转达台湾府城,再由台湾府官船送达福州琉球馆乘船归国。至翌年6月才回到琉球那霸。54具无头尸体则由邓天保集中葬在双溪口河旁四座墓中,一座合葬十余名,由保力庄人林阿九负责管理。后来又迁葬至统埔庄南郊,并供祀每年祭拜。头骨由排湾族人依照他们的传统习俗带到部落的头骨架中摆祀。

在事件发生后,清廷按照以前的惯例,出钱抚恤遇难者家属,琉球国亦上表谢恩,由于是“化外之番”所为,本着息事宁人的精神,清廷并未给予排湾族人以任何惩罚。

从文牍当中的记载来看,清廷只是把这件事当成一件很普通的“意外事件”进行处理,丝毫没有想过这一事件过后会带来什么。

但林义哲却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中,后面发生的事便是清廷始料未及了。

日本官员伊地知贞馨、大山纲良、桦山资纪等得知宫古岛民遇害事件后就积极建议日本出兵台湾。1873年2月,日本派遣外务卿副岛种臣以“中国派遣特命全权大臣”的身分前往中国,针对宫古岛人遇害事件试探清廷的态度。清朝总理衙门大臣吏部尚书毛昶熙及户部尚书董恂答以遇害之宫古岛人皆已接受中国之抚恤及遣返处理,此事件与日本无关。副岛种臣则强调琉球为其属地,并且问为何清朝不惩办台番,毛、董则以“生番不服王化”为理由推搪。“化外之民”的说法便成为日本出兵台湾的依据!

后来日本出兵台湾虽因沈葆桢带舰入台交涉而失败,但琉球却最终亡于日本之手。明治天皇密令大山纲良,以日本王政一新的名义,要求琉球遣使赴东京庆贺,琉球国尚泰王派遣之使臣尚健、向有恒前往东京庆贺,琉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