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真气的修炼与经脉及穴道有很大关系。

脉穴虽是一体,但作用却有不同。脉乃穴与穴间往来的路途,穴位则等若站头宿所。

每逢经脉交汇处的穴位更被称为关口,盖在其贯通经脉的重要性。若关口闭塞,便如道路封闭,人也会百病丛生。

凡人皆有因血气而来的正常脉气,但真气却须苦修才会产生。修真者若不能练至“气发”,怎么修行都只是白练。

气发则成窍。所以内家高手只要探查对方脉穴,便知对方火候深浅。是凡穴还是气窍,绝瞒不过识货的人。

在人体上,两眼中心为祖窍,内通脑细胞,是人的真性,此处若受伤,重则身亡,轻者亦会脑力受损。但仍非是真气可藏聚的地方。故妄施者会惹来头痛之患。

祖窍乃任督二脉最重要的关口,只要凝神入祖窍,任督二脉便会周游不息。

但真正能凝聚真气处,却是小腹的丹田处。它便像全身真气的供应站。

普通人的脉气,是通过吃下的食物,被胃壁吸收而成的养分而来。但修练者却把生殖能力的精气化炼而成真气,变成能量,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是也。

修习上乘内功之人大多子系稀薄,一来要清心寡欲,二来便是这个缘故了。

至于先后天最大分别,则在于先天能吸取天地的能量,而后天则止于本身的精气,高下之别,自不可以道里计。进入先天,便是道家内气循环不息的境界,才算是初窥上乘气功的堂奥。

整个《大唐》中,武学境界从弱到强大抵可以划分为二流、一流、宗师、入微、大宗师几个级别。

所谓宗师级高手,便是进入先天级别的人,在江湖上可算是一方霸主的实力。这个世界太疯狂,宗师满地都是,这也是凌风一直勤练武功不辍的原因,名声越大,危险也就越大。

凌风现在在一流高手与宗师级高手之间徘徊,但其绝对有与宗师级高手一拼之力,这也仗着独孤九剑的特别之处。

而入微级标志着略窥天道的能力,离大宗师只有一步之遥,但又像天差地远,此时单纯的闭关修炼已不会对晋级有任何帮助,重在心灵对道的感悟,能否更进一步,便看机缘了。

大宗师代表着人类体能所能达到的极限,兼之对危机有着天然的感应,伏击对其根本不起作用,随时可远遁千里。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宗师可谓之人仙,半仙之体,只怕半步便可破碎虚空。

现在江湖上三大宗师宁道奇、傅采林和毕玄分属三国,是一种变态的存在,甚至可以左右时局的发展。

隋帝杨广三征高丽皆惨遭失败,便有傅采林从中阻挠的缘故。

而武尊毕玄在突厥地位超然,每任大汗继任汗位,必须得到其认可才行。可以说,他就是整个突厥人的精神象征。

没有人愿意招惹大宗师,因为大宗师才是最适合作刺客的人,只要没有千军万马护着,取个把人的首级如探囊取物。每个时代的朝廷都不希望有这种人存在,这可以把皇宫大内当作自家后花园的人太可怕。

大宗师之上更有破碎虚空级别,简称破碎级。达到这个级别的,已经不能称之为人,足以以一当万,刀枪不入,与天地融为一体,人海战术再无作用,已经可算作陆地神仙(地仙)一流。

传鹰一人一马,闯入蒙古数万铁骑阵营中,从容击毙敌将思汉飞,随即跃马虚空,破碎而去,简直就是神话传说一般。

由于这个级别太过逆天,超越了本身空间的束缚,于是冥冥中存在的法则便会将其移离这个世界,独孤求败便是个明显的例子。当然,初达到这个级别便强求破碎的也不在少数,但破碎后到达哪里就不是我们考虑的范畴了。

以凌风对《大唐》的了解,应该不存在这种巅峰人物。

或许几十年前还有个,一个两百余岁、早在晋末便是绝世高手的老不死,魔门邪帝向雨田。

向雨田以天纵之才悟出历代邪帝都难以参破的提取舍利元精方法,极大限度地延长自己的生命,一身实力可怖之极。

近百年来魔门死敌慈航静斋支持过数个王朝,但始终无法铲除魔门,主要原因便是向雨田的威慑。他留恋这世间,压制功力迟迟不肯离去,只是最近几十年来已无消息。

有人传说他强修魔门至高无上心法道心种魔*,以致走火入魔而死,当然是扯淡,但应该是破碎了吧?

凌风以前每想到这些,心里便有些发慌,好像小命会随时不保似的,这种感觉激发他不断努力练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