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 (第1/4页)

宁道奇杀他,宁道奇迫他立誓不出襄阳半步,此事不了了之。我此趟去成都,就是为了拿这半张图。”

毕玄提醒他道:“鲁老师,据我所知,我与杨坚的图即使合在一起,也不完整。”

鲁妙子微微一笑道:“武尊有所不知,三十年前向师破碎在即,把圣舍利交由我保管,同时的还有另外一张图。我一直没把那图与战神殿的机关联系起来,后来见了武尊的半张图才恍然大悟,你们那张图正是前面宫殿的机关分布图,不同的符号代表了不同的机关密术。”

他把邪帝舍利藏到了杨公宝库,那张图则给了东溟夫人单美仙,几月前他冒险到九江会见单琬晶,就是为了拿回那张图,想在短暂的余生里勘破战神殿的秘密,至于遇上凌风使他沉疴尽去,寿元增加,则是意料之外的惊喜了。

李玄霸笑道:“有鲁老之言,此事成矣!”

杨俊道:“鲁妙子,带路吧!”

鲁妙子一声冷哼,绕往佛龛后方。

众人跟上,但见他推开设在佛龛后的一道活壁,手上同时多出一盏燃亮的风灯,照出一道深进地下的石阶。

战神殿不远了!

第332章 大典之前

七月二十日,凌风拜访高丽大宗师傅采林。

二人倾谈之后,确定了两件大事——一是凌风一并迎娶傅君婥,二是约定日后若凌风得了天下,华夏须与高丽盟好,互不侵犯。

事实上,这两个条件是捆绑性质的,凌风对第一个当然没有意见,对第二个就有些抵触了,在他看来,高丽棒子那弹丸之地自古就是华夏领土,早该收归中央了。但傅采林提了一个建议后,凌风就没有贰话了。

傅采林的建议颇有建设性,那就是让傅君婥肚里的孩子统治高丽半岛。现在高丽的情况比较复杂,分为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个国家。一般说的高丽就是高句丽。

自杨广三征高丽惨败后,半岛上的国家自身间展开变化无常的斗争。新罗王金真兴是个既有野心又雄材大略的君主,力图统一半岛,故不断扩张。新罗位于南部偏东处,占有汉江口之利,遂大力发展海上贸易,主要与中土沿岸名城大做生意,使国力大增,惹得居半岛南部偏西的百济和国力最强占据半岛北部的高句丽联手对付他。

不过新罗一向亲向中土,而高句丽与百济则因地理位置之故,杨广三次征讨辽东都曾兴兵犯境,所以仇视汉人。近年来高句丽以东崛起的一个地区大酋叫渊·盖苏文,外号“五刀霸”,连高丽王高建武也要忌他三分。此人残忍好杀,视人命如草芥,拥有庞大的势力,若非有傅采林坐镇,恐怕早起兵作反。

凌风知道傅采林在整个辽东有着强大的威慑力,但想来这些国家不大可能因为他一句话而放弃既得利益,高建武不会,盖苏文不会,那个百济王和新罗王也不会。那时华夏再依诺出兵相信他便不再有异议了。何况一旦建国,总是难免要采取封建时代最普遍的分封制来巩固王朝的统治。

既然半岛问题并非短期内可以解决,不如先答应下来,将来再作区处,这样不至于与傅老头闹翻,又可讨傅君婥欢心,弥补他心中的愧疚,何乐不为。

见凌风如此识趣,傅采林老怀大慰。爱徒大着肚子回来,着实让他很没面子,现在却是越瞧这女婿越觉舒坦,唯一的缺点就是过于花心了。鉴于婚期太近,只能把接人的重任交给了凌风,自己先一步坐船到江陵去也。

值得一提的是在凌风的拜访过程中,他的小姨子傅君瑜从未给过他一丝好脸色,尤其那幽怨的目光好像在看一个负心汉……

七月二十一日,又是一宿没有合眼(原因你懂的……)的凌风一大早就被纪倩从被窝里拉出,前去“指导”歌舞团的新剧《桃花扇》。

故事时间被安排到南陈末年,情节虽有所保留,却基本上是个全新的故事了,以年轻书生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离合之情为线索,展示陈朝兴亡的历史面目,其中还穿插了太子舍人徐德言与妻乐昌公主破镜重圆的佳话。

凌风只能瞠目以对,直叹纪倩此女天才,在短短一天内竟懂得移花接木,编排出一场合情合理的剧作来,同时心知她即使想不到穿越的存在,也定以为自己是个活神仙了。

纪倩、尚秀芳和石青璇三女满脸都是兴奋,热情高涨,请他提些指导意见。

凌风能说什么?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尚秀芳赞道:“纪妹妹天纵其才,灵思泉涌,真是厉害呢。”

她起先以为纪倩只是凌风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