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部分 (第1/4页)

动乱,此间所受影响最小,故沈落雁把这里当作临时办公地点。

除了沈落雁、云玉真、董淑妮、单琬晶、杨若惜、李无瑕、莲柔、萧后、商青雅、碧秀心、梵清惠等女外,宋缺、傅采林、石之轩、阴显鹤、杨虚彦、玄奘等也都在此处,众人显然得到消息,均出门相迎。

叫凌风有些意外的是尤楚红、独孤峰和宇文伤、宇文智及居然也在里面,当下没有多说,入内叙话。

原来那日凌风登基,只有尤楚红前去祝贺,但当她回来时独孤峰已为其独子独孤策控制,她自然也未幸免。凌风来了江都后,不难查出这个独孤策其实是李玄霸是使的李代桃僵之计,遂不动声色地救出二人,让他们在宇文阀造反时起到牵制作用。

这也是为什么昨天没在宫中见到宇文伤的原因,宇文伤武功确已逼近大宗师的级数,但终不敌尤老太母子联手,给杀得大败,后来沈落雁请出在天门钻研天文机关的宇文智及,叔侄相见,不胜唏嘘,宇文伤就坡下驴,率领整个家族投降,也因此保住了儿子宇文无敌和宇文成都的性命。

凌风换了身干净衣衫,坐在大堂里,喝口热茶,道:“城中军民彻底安定了吗?”

沈落雁道:“万事无虞,只剩李玄霸和杨俊两个祸害。”

凌风扫了眼堂内众人,在场的只有沈落雁、云玉真和老一辈高手,如董淑妮、单琬晶、杨虚彦、阴显鹤等年轻人都在院外,萧后或许是为避嫌,也托辞身体不适离席。问道:“有功之臣都奖励过了?”

沈落雁递上一份奏折道:“臣妾代陛下拟好了奖赏的诏书,只待陛下御批了。杜伏威、秦叔宝、董景珍、程知节等将军有功,司马德勘、尉迟胜、虞世南等旧隋官员同样有功,望陛下恩准。”

凌风扫视一遍,皱眉道:“虞世南?他跟虞世基什么关系?”

在他看来,与大奸臣扯上关系的,好人也好的有限。至于原司马德勘、尉迟胜等献城有功,不得不赏,日后未必能堪大用。

沈落雁道:“我想这由石先生说明比较好。”

石之轩在隋身份是裴矩,对朝臣的了解如数家珍,道:“虞世南字伯施,父亲虞荔,叔父虞寄,以前在朝中名重一时。因为虞寄无子,世南过继于他,故字伯施。他是虞世基的弟弟,两人品性却完全不同,其人淡薄名利,以其大哥的权势,竟安心在秘书省做了十几年的秘书郎,一直没有升迁,倒是个异数。”

沈落雁道:“此次隋室珍贵的文献资料如史料、历法、山河地理、兵器制造等,多亏虞世南才得以保全。”

凌风心道:“江都只是杨广南下的行都,这里的资料未必有长安和洛阳保存的完整。这些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后定要多加注意。”

虽然奇怪隋朝的三省六部制跟自家暂时设下的六部略有区别,但怕石之轩、宋缺等笑话,就没再问,而是道:“怎么不见杜伏威?”不只杜伏威不在场,各级将领全然不在。

沈落雁道:“臣妾正要向陛下禀明此事,昨夜杨俊一党试图抢走杨隋皇室成员,幸得杜尚书明察秋毫,及时醒觉,这才没有酿成大祸。但为杨广囚禁的蜀王杨秀不知所踪,杜尚书正全力彻查此事。”

“杨秀?”

凌风脑中闪现出杨秀的资料,此人是杨坚第四子,先封越王,后徙封蜀,容貌瑰美,多武艺,甚为朝臣所敬畏。杨广恐其终为后患,阴令杨素求其罪而谮之,在仁寿二年,文帝把他征还京师,见面后不发一言就要斩其于市,以谢百姓,后来废为庶人,幽内侍省,不得与妻子相见。杨广即位,禁锢如初。即使此次巡幸江都,仍带在身旁。

“杨俊为何要截取无权无势的蜀王呢?”

凌风不解,却不代表石之轩这个老政客也不懂,石之轩提醒道:“主公,我以为杨俊或要用杨秀于洛阳。”

凌风恍然,之前他和杜伏威拥立的秦王杨浩便是杨俊的儿子,后来李唐亦奉其为共主,李渊称帝的原由就是凌风鸩杀了杨浩,他要为君父报仇,杨俊既投靠李唐,与李玄霸结盟,当然不会救出这个儿子来打李唐的脸,但若把他的弟弟蜀王杨秀救出就不一样了,起码是个夺取洛阳政权的良机。

听到石之轩仍称他为主公,才想起他在朝堂没有职务,决定回去再商量一下封他个什么官好。石之轩在政治上尤其是外交方面的能力很强,要好好利用才是。

云玉真道:“我们在洛阳的部署薄弱,是个不争的事实。如果洛阳方面也投入李唐联盟的怀抱,将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