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1/4页)

十七松了口气。

后来,赵清颜又同十七随意扯了两句,大抵除了关于古宅,便是关于旭儿日后习武的事情。聊完了这些,她便敛眸歇下了。

十七坐在榻旁守着,直到耳畔传来她一阵阵平稳规律的吐息,他仍坐在木椅上望着她。

好一阵,才起身悄悄地离开了。

次日清晨,天还没大亮,十七便去了火房。

赵清颜昨日晚膳在庙会吃得太少,怕是馆子里做的那些口味偏重,她不喜爱吃。十七便想着既然他在,早膳时亲自给她弄些清淡的粥汤之类,提提胃口。

同样是为她准备早膳,现如今却不是以她府里下人的身份,心境自是不同的。

虽然十七昨夜没睡上几个时辰,但今日精神却是极好。他在后院找来了一只紫砂锅,炖了一锅山药枸杞粥,又放了好几味养生的药材。

舀了一小碗正准备端去赵清颜的寝房,却因为忽然传来的一小阵的切切私语顿下了脚步。

第108章 皇帝做媒

今日快下早朝的时候,赵黎在文武百官面前,有意提了下想为平阳公主再择佳婿。

要知道平阳公主,身份高贵生来貌美,品性又淑良温婉。自及笄以来,求亲的王侯贵胄怕是快把锦绣阁的门槛儿给踩塌了。

五年之前,公主嫁入护国将军府,朝中无数适龄公子哥为此暗自神伤。

而如今平阳公主与诸葛睿和离一事刚刚传出,皇上又有意要住持自己皇姐姐的婚事,多少王侯跃跃欲试,冲破了脑袋也要给自己争一个机会。

也不知是谁先放出的风声,说左丞相的二公子是最有可能的驸马人选。这番推敲倒也不无道理,左丞相自赵黎登基一来,日夜辅佐少年皇帝持政,可谓是朝中的一大红人。

那丞相府中的二公子正值而立之年,仪表堂堂,又只纳了两名妾室,与那平阳公主确实般配。

这则消息是慕容玉文亲自带到的。

端着搪瓷碗的手一顿,赵清颜抬眸瞥见慕容玉文脸上那抹看好戏一般的笑容。

这事儿,不用多想,该是赵黎早就计划好了的。

赵清颜自那次长宁殿的谈话便知道,她这个天子弟弟看不惯她与十七走得那么亲近。却未曾想过这一次他动手这样快,连媒都给她私底下盘算好了。

“左丞相的二公子孙槐,食邑千万,年轻有为,并且家室显赫。相貌谈吐都足以配得上清颜妹妹。”

慕容玉文清朗的嗓音拉回赵清颜的思绪,她斜睨了他一眼,淡声问道:“先生这是何意?”

慕容玉文嘴角轻勾,唇边笑意浮现。

“皇上为给清颜妹妹谋得佳婿可谓是煞费苦心,在下便也只是过来替皇上传个口信儿罢了。”

赵清颜听他这么说,挑了挑眉。

“那么本宫倒是有些好奇,玉文先生本人是如何看待这桩婚事的呢?”

慕容玉文沉吟片刻,似乎是在认真思考的样子。

半晌儿,他长“嗯”了一声,意味深长地笑道:“在下本人自然也是颇为赏识孙公子的才华的,若是清颜妹妹能与孙公子配成一对,也称得上是才子佳人美事一桩了。”

赵清颜闻声淡瞥了慕容玉文一眼,手指捻住汤匙在泛着热气的山药粥里不紧不慢地轻轻搅拌。

“先生倒也有趣,当年本宫要嫁给护国将军时,先生极力阻拦。现如今本宫被皇上随意许配给一面都没见过的男人,先生竟是开始拍手称赞了。”

瞧见赵清颜这副气定神闲的模样,慕容玉文意识到玩笑有些开不下去了。

他给自己斟了一杯茶,浅浅呷下一口。“清颜妹妹却是一点也不有趣。”

赵清颜笑了。

“这次在下倒是可以在皇上那边替清颜妹妹压一压,但到底不是长久之计。现如今清颜妹妹你年纪也不算小了,你的七皇妹八皇妹这两年少说也剩下个一两个小侯爷。清颜妹妹你得早些替自己做打算了。”

说到这时,慕容玉文笑意稍敛,语气微凝。

“朝中每年都会挑选一两名公主嫁去塞外和亲,现下适龄的皇女已剩不多。若真轮到了清颜妹妹你……皆是别说是在下我了,就算是皇上亲自出面,也无人保得住你。”

赵清颜低头抿了抿唇,没有说话。

约莫一个时辰过后,慕容玉文便准备起身离开了。赵清颜也没留他一道吃午膳,只是临走前托他在国子监多照料督促一下旭儿的课业,若是有什么问题再及时通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