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 (第1/4页)

当日,午膳时这样一闹,原本赵黎今日难得落得空闲,打算直接待到晚上,陪陪刚刚诞下皇子的吕昭仪,顿时也没了心思,索性直接摆驾长宁殿。

赵黎唤来秉笔太监上前为他磨墨,正翻开今日批阅完的奏折,准备再仔细翻看一遍。这个时候却有人上前同传,道是平阳公主求见。

赵黎一愣,想着皇姐离开了昭纯宫后,该是打道儿回府了才是。

来不及多想,他放下手中的墨笔,沉声便道:“请公主进殿。”

于此同时,十七到达绥阳已有两日。

被派来的小队便驻扎在修缮大桥不远处的山坡之上。

十七身为校尉,被派来此原本只是来监督进程。但他日夜与那些被派来帮着修缮的小兵同吃同住,他体格高大,又有力气,一人充当三人用,也毫无怨言。

绥阳的这群百姓,原本上次筑水坝以来,便觉得十七值得信赖。如今见他任劳任怨,却是一点没有寻常官爷的架子。百姓们愈是对这个身姿伟岸的年轻人生出了更多的好感。

对于此,十七本人倒是不觉有他。他其实并未有这群百姓想象的那般无私伟大,被派来绥阳修筑桥梁,十七心里想的便只是如何加快进程,完成之后能够早些回去罢了。

与赵清颜小聚又分离,十七虽然安抚了赵清颜让她不要难过,但他自个儿心里无疑也是不爽快的。

有时十七躺在自己冰冷的床铺孤枕难眠,想着几日之前夜夜环抱着她柔软的身子安然入睡,他甚至起了些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听了她的话,直接拒了那副统领的军令……

十七的这种念头直到在这绥阳待了半月之后,才慢慢开始改变。

便是有一日他带着一队小兵,扛着工具同往常一样往修缮的地方走。路上迎面跑来一个不足他膝高的小儿,在十七跟前顿足,仰面,呆呆地望着他。

那小儿瞧上去不过四五岁,头上扎着小辫,身上穿的是县城里最常见的那种粗棉袄子。见这小儿一眨不眨地盯着自己,十七感到有些讶异,十七确信自己从前应该从未见过他。

正困惑之际,那小儿忽然冲着他咧嘴一笑,露出还没长齐的八颗小牙。

十七愣了下。

“你就是帮咱们县修了水坝的军哥哥!我娘跟我说你是大英雄,大英雄哥哥,我也要同你一样,长大以后也变成大英雄!”

小儿的声音脆生生的,稚嫩的一张小脸上满满都是对他毫不掩饰的崇拜与喜爱。

十七内心触动,放下了手中的东西,忍不住弯腰,伸出手轻轻摸了摸这小儿的头。

便也是从那日开始,十七还是如往常一样早出晚归地帮着修缮大桥。可是在完成军令之余,他又多了一些其他的情绪。他说不出到底是什么,但只要想到那日那个小男孩看向自己的眼神,他仿佛已经渐渐忘记了刚来到这里时的那一点不愉快。

**

下了一夜的雪,锦绣阁的琉璃瓦上结了厚重的一层霜。

入了二月,再过两天便是小年。今日府中格外热闹,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喜气。

按照宫中的惯例,每年这个时候内务府便会分拨一批饷银给宫里下人们添置过年的新衣。府里的下人领了饷银和崭新的冬裳,走路都比平日高兴轻快许多。

此时赵清颜已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许是身子骨原本就纤细的缘故,现下穿着一件凌云花纹广袖深衣,衣料宽松,乍一看小腹依旧平坦无异。

而过了刚刚怀上身子的那半月,现下赵清颜已经没有那么严重的妊辰反应了,每日三餐倒也还算是规律。

屋外依旧飘着连绵的小雪,屋内炭火烧得正旺,暖融一片。便是如此,杏桃仍是不放心地止不住在自家主子跟前絮叨:

“公主你现下身子重,外面天又冷,没事便不要四处走动了。若是需要什么便和奴婢说,奴婢都去给你拿过来。”

杏桃说出这样的话是因为方才主子趁着自己没注意,竟是一个人走出去连披风都不穿,便去花园里赏雪去了。

当时杏桃正送暖身的药膳粥过来,在寝房内没见着赵清颜,可是把她给硬生生吓了一跳。

实际上赵清颜近来已经很少出门,若无什么大事便待在府中仔细安养身子。方才在屋里闷久了,忽然来了兴致,怎曾想脚还未站稳,这小丫鬟赶过来,便是匆匆瞄了一眼,惊呼着只差下跪求着她赶快回去了。

赵清颜哭笑不得,却也是知道这是这丫头的一番好意,便只是淡声道:“本宫下次去哪都捎上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