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 (第1/4页)

既然未经过门下省批复,所谓的谕旨肯定不会有任何的效力,不过是一张黄绢罢了。而旌节这种东西,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那些蕃王都是些势利眼,不给出点实打实的好处,指望他们易主谈何容易?

好一句晓之以势,动之以利!高仙芝如今龟缩在安西四镇,完全没有对葱岭以西用兵的意思,势在哪里?借着一张‘废纸’出使河中,只给出一堆空头承,利又在哪里?

“这件事要不要和高帅商量?”李括长叹了一声,虽说心中有般不满,但那个人毕竟是皇帝陛下,是大唐的天子。除了欣然受领,他还有别的选择吗?

高仙芝身为安西都护府最高长官,少年当然不能背着他出使西域。即便手中有着陛下的谕旨,若是他想治自己一个逾权之罪,还是易如反掌。

“高仙芝那里当然要说!”关瑜元见少年松开,也是长出了口气:“不过他现在在龟兹,一来一往怕是不方便。你需写份密奏,把其中事情给他说清楚,相信明白了陛下的意思,他不会为难于你。”(注1)

从伊吾城归来时,李括自然去都护府拜会过高仙芝。本想着因为高秀延的事情,高仙芝不会给自己好脸色,却没想到大都护热情的接待了自己,并设下酒宴为自己和一干疏勒军将士洗尘。

高仙芝的态度让少年有些茫然,自己不是跟他的侄子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吗,怎么到了他这里就跟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

也不怪少年心疑,当时,因为李林甫的倒台,他的一众心腹亦被杨钊清洗,高秀延也不例外。只是不知走了谁的门路,高秀延虽然被革职查办,之后的事却是不了了之。现在看来,十有**是主审官给了高仙芝面子,不愿意将事情闹大。

若不是杨钊拦着,高秀延现在怕已是一具死尸了!少年攥紧了拳头,眸子中满是愠怒。他总觉得这样太便宜高秀延了,不要让自己再遇到他,不要让自己再遇见他。。。。。。

关瑜元当然不知道少年心中想的是什么,只以为少年惧怕和高仙芝打交道,遂安慰道:“你放心,高仙芝那人虽说有些好大喜功,倒也算得磊落。这事既然是陛下的意思,只要带到,他不会为难你的。”

“嗯。”李括沉应了一声,不置可否。哥舒翰当年何尝不是待人和善,杨钊当年何尝不是平和易处?这些人最后不都把匕首抵到了自己的后心,狠狠的捅了一刀?

经历过这么多事,少年已经不敢再轻易的相信别人。高仙芝是个怎样的人?少年不知道,至少现在不敢下定论!

他只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只相信事实!

“所有的东西都在这个包裹里,你自己好好看看。”关瑜元拍了拍李括的臂膀,将一个玄青色的包裹推送了过来。

“关大哥!”李括的诧异的看着关瑜元,疑声道:“你难道要走?好不容易来了疏勒,还不留下多住几天?”

关瑜元风尘仆仆远道而来,好不容易才到了疏勒城。自己身为疏勒都督理应替关瑜元接风洗尘,若他就这般走了,岂不是不念这故友之情?

“傻孩子!你忘了我可是济源商队的领队!我若是留了下来,整只商队的行程不都得受了耽搁?我不是个商人嘛,商人怎么会做亏本买卖?”

关瑜元戏谑的看向李括,摇了摇头。虽然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传达陛下的密旨,但却不可坏了行程。他明面上的身份在那摆着,哪有赖在都督府不走的道理?

“关大哥!”听关瑜元拿这句话来揶揄自己,李括没好气的瞪了关瑜元一眼,不再言语。

“放心吧,我也是去康居那边,若是时间赶得巧,说不准我们还能碰到呢。”关瑜元说完便起身玩外走:“哦,对了,带我向张小郎君和周小郎君问好!”

“关大哥!一路小心。。。。。。”

少年目送着关瑜元消失在都督府回廊的转角,眼眶微微润湿。

“申生重耳,唯君自择!”

看来自己已经没有的选择的余地,出使西域,在此刻听起来为何有些滑稽可笑?

高伯父这句话是情之所至,还是另有深意?

也许这一切都要等他自己去探知。

。。。。。。。。。。。。。。。。。。。。。。。。。。。。。。。。。。。。。。。。。。。。。。。。。。。。。

注1:安西都护府设置在龟兹镇。

第三十一章 曙光(二)

“你。。。。。。你要出使西域?”张延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才刚抵达疏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