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 (第1/4页)

其实,当袁一看到尹玉书,心中也有类似的疑问,可转念一想,有谁最能清楚他与尹玉书之间的关系?又最能看透尹玉书给了他多大的背叛?并且,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又可以毫无铺垫地将尹玉书从知府变成知事?

显然,能够知晓这一切,又能够这样只手遮天的人,除了武后,还能有谁?

如果,赏赐他金银财富,美人佳宅是想迷惑他,逐步消除他对太平残留的念想。那么,把尹玉书送来做郡王府知事,讨好痕迹就太过明显。

可武后千算万算,还是算漏了一点,就是他向来不热衷报复,更厌恶挖空心思地迫害别人,所以,他不会因此而感谢武后。

他心里虽然猜到是武后所为,可嘴上却说:“我以前得罪了骠骑将军,被贬到长安捕衙,虽然破了许多大案,可功劳硬是被记到了别人头上,做了整整三年捕役,没有升过官,没有涨过一枚铜钱的俸禄。知道为什么吗?”

尹玉书若有所思道:“因为,你得罪的人是骠骑将军?”

“没错。一些畏惧他权势的人,自然不敢用我,而一些想要讨好他的人,便想把我踩进地底,以此向他示好。”

尹玉书深深吸了口气,用无比沮丧的眼神看着他:“这么说,就算你什么都不做,我也永无翻身之日。”

袁一摇摇头:“我不是骠骑将军,而你也没有得罪我。以你在突厥和吐蕃的功劳,做个知府绰绰有余,只是你时运不济,还没站稳脚跟,就碰上了李泰仁和杨志倒台。”

尹玉书一脸苦笑:“我没得罪你?你这是口是心非。”

袁一直言道:“之前,在吐蕃我兵行险招,加之,错信了那两个混蛋,才会身陷死地。我知道,你虽然不是仗义之士,可也绝不是卑鄙之人。既然,李泰仁和杨志同吐蕃赞普联起手来陷害我,如果你不赞同,只有死路一条。比起一个为我而死的兄弟,我更希望看到一个活着的属下。”

见袁一说得真诚,不像是虚伪之言,尹玉书心中顿时百感交集。他垂下视线,羞愧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强忍住的泪水没过眼眶,顺着脸颊流下,他声音哽咽道:“我的确不配做郡王的兄弟。当那两个混蛋提出,要向吐蕃人透漏你们的行踪,半路伏击你们时,我真想过抗争。可以当时的情况来说,他们完全掌控了军队,又已经与吐蕃谈好了议和条件,凭我一己之力,如何能与他们抗争?”

说着,他深深吸了口气:“我就是把一切看得太明白,把一切掂量得太清楚,才会不抱任何幻想!不敢有任何侥幸!也没有足够的冲动,做出一些有血性的事情!”

听到这儿,一旁紧紧握着拳的梅仁,终于忍不住上前抓起他的衣领,怒吼道:“他们都已经枉死,你说这些是在真心忏悔你的罪行,还在博取我们的同情?”

尹玉书眼泛泪光道:“这些年,我们从突厥到吐蕃打了多少场恶战?打了多少险战?又从鬼门关中走过多少次?我知道的,体会到的不会比你少。你同他们出生入死,难道我就没有吗?你把他们看作兄弟,我也一样!你不是我,没有经历被刀架在脖子上的挣扎,没有体会过被迫出卖兄弟的耻辱,更没有整日整夜的被愧疚,悔恨折磨得夜不能寐!”

听他说着,梅仁想到那些惨死吐蕃的兄弟,不由得泪流满面:“你既然愧疚,悔恨,那你回到大唐后,为什么不替我们洗刷冤屈?还心安理得去到吉州做你的知府?”

尹玉书道:“大唐一直受到吐蕃掣肘,李泰仁和杨志凯旋归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皇上终于扬眉吐气,意味他们则成了百姓心目中的英雄。他们用龌龊手段将所有功劳占为己有,可皇上并不知道,百姓也并不知道。我一个小小的知府,如何让皇上取信于我?如何逆转被蒙蔽的民意?如何与两个王爷抗衡?”

这时,梅仁的怒火被尹玉书的这番话浇灭了大半,或许,梅仁心里清楚,以尹玉书的能力,根本就帮不了他们,可正真让他感到气愤的不是尹玉书没有帮到他们,而是,他什么都没有做。

见梅仁没有说话,尹玉书继续道:“我知道,不管我说什么,在你眼里我都是一个罪人。或许,你只知道,战场是一个残酷,血腥,成为王,败为寇的地方。可并不知道,权力场上也是这样,而且,还充满了各种丑陋。不管,你是自愿还被迫,只要踏上这片战场,你想活,就要准守游戏规则,想要活得体面,就要参与这样的游戏。”

梅仁挥手,将一记重拳打在尹玉书脸上,对着摔到地上的尹玉书,怒吼道:“你给我收起那些屁话!你就是背叛了我们!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