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第1/4页)

在她开口的那一刻,孟扶苏的耳中嗡嗡作响,除了她的话再也听不到其他。

“啊,小孩子这时候捣什么乱啊!”文寡妇看上去焦躁不安,不断探头朝前方看去,想从通知的人身上问出些什么,听着孟湘跟他儿子不知天高地厚的话便越发烦躁了,忍不住开口刺了一下。

孟湘抬眼瞥了她一眼,也不说话,可这一眼却带给人沉重的压力,让文寡妇的神经绷到了极点,几乎下一刻便能断裂,她却收回了目光,微微曲腿轻轻抱了一下她的大儿子。

就在这时,一声清脆的锣声炸响在前方,孟湘抬头看去,前面的栽着一棵桃树的拐弯处,探出一块黄色的铜锣,紧接着桃花树枝后走出一道黑色的身影。

第五十九章 离村

孟扶苏跟孟子期生怕她难受,不停地安慰她,说话逗她,希望她能重新笑起来。

见两个人孩子着急又担忧的模样,孟湘捂着嘴“噗嗤”一声笑了起来,“你们也太担心我了,难道你娘我连这点风浪都没有见过吗?”

孟扶苏跟孟子期脸上露出一模一样的忧伤,这样的默契也确实是双生子才会用的。他们两个正是知道自己的娘亲见过比这更伤心的事情——他们的爹去世,也看到了她那时行尸走肉的样子,才担心她又付出了整颗心却收不回来。

孟湘嘴角翘起,双臂一揽就将两人抱住,她蹭了蹭孟扶苏的脸颊,又碰了碰孟子期的脸颊,轻声笑了起来,“我真的没事,可是,我很开心你们担心我,真乖……”声音轻柔绵软,听上去让人的心都化掉了。

“我才没担心你,你只是觉得你太笨了,又被人骗!”孟子期撅着嘴,偏着脸。

“口不对心。”孟湘笑盈盈地歪头看他,等她回过头来却见大儿子孟扶苏正认真地盯着她看,眼睛一眨不眨。

“娘,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例如……”孟扶苏试探道:“景郢这个人真实身份。”

孟湘笑容未变,轻轻抚摸着孟扶苏的头,“苏哥儿想说什么?”

孟扶苏摇了摇头,“他的一言一行都如此与众不同,和我们不一样,他身份贵重我早已猜到,再结合我看到的图……他的身份大概只能往上猜。”他面对着孟湘真诚道:“我相信娘不告诉我是有原因的,所以我不问。”

两人对视着,孟扶苏如黑珍珠般的眼睛内蕴光芒,孟湘再也不敢将他当作是个孩子了。

一头雾水的孟子期一会儿看看他哥,一会儿扭头去瞧他娘,愤恨道:“你们又在打什么哑谜啊!啊——”他烦躁地抓挠着头发,“就不能说得明白点吗?我不懂啊——”

孟扶苏扫了他一眼,嫌弃道:“你就不能多用用你的脑袋,难道那长的是摆设?”

“呵!”孟子期反口讥讽道:“那你就不能多用用你的身体,你那身材就像瘟鸡似的。”

二人对视火花四溅。

孟湘忍不住笑了起来,眼神扫过锅台边的柴火堆,却发现里面藏着什么白花花的东西,她将柴火推开,掏出了一个白纸团,打开一看上面涂了几个墨疙瘩,似乎原本有人想在上面留下什么字,又心思纷乱的涂抹掉了,甚至烦躁地将这张纸团了团塞进了柴火堆里。

她细心地将那团纸一点点摊开,将每个褶皱伸展开,等到纸张重新变得平整她才发现那张纸的右下角竟随意写了一个九,像是书写之人信笔写就的,甚至在涂抹自己的时候忘记了这里。

风送来一瓣花瓣,正落在上面。

孟湘准备去县里,到族长家去说的时候,文仁义竟松了口气,露出“你总算是走了”的表情,因为她家的地和房子本就是她跟她夫君来时为了帮衬两人才分的,她既然要走这些便也要重新收回去,所以,他们一家这可谓是光溜溜的来,又光溜溜的走,好在近来孟湘也攒了些积蓄,要不然日子也太艰难了。

文仁义将请她跳祭舞的银子和一匹红都交给了她,便双手抱胸道:“这帐可都已经算清了,我们两不相欠,九娘你呀好歹也是个寡妇,多注意影响,别说我们桃源村出来的人,竟都是这副放荡模样。”

孟湘淡漠一笑,因为再也不见,所以便毫无顾忌道:“您这话该对您自己和您的大儿子说。”

文仁义骤然变了脸色,严肃斥道:“胡说八道!我看孟九娘你是不想要你的名声了!”

孟湘眯着眼睛笑了起来,“桃花树下,十七娘十七娘叫的倒是亲热。”

文仁义的脸色一僵。

她继续道:“你还真以为当年的事情没有人知道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