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 (第1/4页)

藤洛聪颖异常,立刻明白了白露的意思。

对啊!

野菜不需要耕种,采摘也没有什么技巧,貌似和手艺沾不上边。但,采摘的时间就是一门手艺啊!

不同的季节,野菜的口感、味道不同,野菜大多有一定药性,季节不同,药性也会变化。

选择时令野菜,就是这门买卖的“手艺”啊!

见心爱的人领悟如此之快,白露十分开心。如果不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藤洛一定会受到“奖赏”的。

“还有一点。”白露肯定了藤洛后,补充道:“你们今天卖的野菜,已经有些蔫了,必是昨天采摘的。”

“对对!”藤洛挠挠太阳穴,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野菜和蔬菜一样,最讲究新鲜,存放了一晚的野菜,其间的水分多有流失,因此发蔫,既影响卖相,又影响口感味道。

“以后,我们起早去采,然后直接拿到集市上卖!”

山地虽不算很远,但也要走上好一会,要采摘新鲜野菜,势必起大早。白露想着,脸上不禁透出怜惜之色。“阿洛,让他们去采吧,你去,我心疼。”

藤洛心里一阵冲动,差点伸手把白露搂进怀里。“兄弟们喊我一声‘洛哥’,我不能袖着手看兄弟们辛苦啊。”

白露很理解地点点头。“山上湿滑,你要小心啊。”

山地湿滑,的确有危险。但有风险,也意味着有更大的价值。藤洛对做好这门生意的信心又增添了几分。

同时,藤洛也越发感觉到,做生意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有了良心和手艺,还要学会吆喝。”

白露说得很认真,藤洛却坏坏地笑了。

“你笑什么?又没个正经。”

“我笑啊……”藤洛清清嗓子,学着白露的声音,轻声喊了一声“豆腐……”

白露使劲瞪着藤洛。“我吆喝得那么难听么?”

“我家露露吆喝好听着呢,我刚来这里时,就是被你那一声吆喝勾了魂呢!”

“哼!一声吆喝你就丢了魂,你见到每个姑娘就丢一次魂吧?”白露佯怒道。

“我的魂已经属于你了。”藤洛认真地说道。

“哼!”白露略带哀怨地看了藤洛一眼,“还有一半不是我的呢……”

藤洛知道,白露这是又想起青衫了。

赶紧想办法岔开话题,继续探讨生意经。

“露露,有一件事一直想问你,人家走街串巷叫卖的,都有特色的吆喝,为什么你只是简单地喊豆腐二字呢?”

白露笑了。“卖豆腐的,原本是不吆喝的,而是敲木头梆子的。”

据说啊,很早很早以前,有个出家的和尚得罪了卖豆腐的,卖豆腐便用木头做了个和尚帽子样的梆子,每天敲打解气。从此,就留下这么一个习俗。

“哦?”藤洛觉得好玩,“那你为啥不敲梆子?”

“我么……”白露瞧着藤洛,“和尚又没得罪本姑娘,我为啥要敲?不过啊,也许有一天,我会做个乞丐样的梆子,每天敲打,嘿嘿,就这么定了!”

“对对!”藤洛很支持白露的想法,“就做个小七形状的梆子,每天敲打他!”

“才不!要做就做成那个叫什么‘洛哥’的模样。”

两人嬉笑了一会,又回归到生意经正题。

吆喝,很容易理解,所谓好酒还怕巷子深呢。

不过,白露所说的吆喝,并不是指单纯的叫卖。

“咱这儿的乡亲,多少年都不吃一回野菜,也不知道野菜有什么好,你得想办法让大家知道啊。”

藤洛点点头,的确是这么个道理。野菜的好处,藤洛知道,但总不能把人抓到一起,像教书先生似地给人家讲啊。

这个问题,需要好好研究。

“还有啊,你们卖野菜,也要分日子。要弄清楚哪天有集市,哪天是小集,哪天是大集。”

“还有这么多说道啊。”藤洛挠挠太阳穴。

白露告诉藤洛,像今天,就不是赶集的日子,出来买卖东西的百姓少,买卖的时间也短。

各村各镇每个城,都有固定的赶集日子。

通天县,规定是逢“三六九”为集市。而每月初三、十六两日,又是通天县的大集。到这两天,不仅通天县的百姓都会来逛集市,就连周围村子,甚至附近其他县城的百姓,都会来赶集,那才热闹。

人多,生意自然好。

藤洛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