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 (第1/4页)

不可能!

一定是在做梦……

“阿洛!阿洛!青儿有消息了!”

不是做梦?!

藤洛努力说服自己,不是做梦,不是做梦!

藤洛睁开眼睛,田甜满眼泪花站在铺边。

“阿洛……青儿来信了……”

藤洛不敢想象地看着田甜,直到田甜把沾满泪水的信纸递到他的面前,直到藤洛闻到田甜身上那股浓郁的药香,他终于相信了,是真的!

信是巴掌让同行的兄弟带回来的,是青衫亲笔所写。

青衫在信中告诉藤洛,江宁行省那边,有父亲的老关系,这次不辞而别,就是要去找父亲的老关系,取一些谢天恩的罪证,让藤洛不要担心。最后,还有抱歉和思念的话语。

得知青衫平安,知道青衫和巴掌臧兴在一起,藤洛终于能长出一口气了。

“阿洛,吃点东西吧。”田甜抹去泪水,终于露出笑容。

“呃……”藤洛眼珠一转,一把将田甜拽到怀里。

“我要吃你……”藤洛在田甜耳畔凶巴巴地道……

第383章 口粮的难题

藤洛和田甜都很惦记青衫。

可是,两人都无法离开东平。

天气转暖,万物复苏,也是病菌活跃之时。聚集在东平的灾民实在太多,新建住房不可能一蹴而就,大量灾民拥挤地住在一起,极易爆发传染性恶疾。

这个时候,田甜无法离开。

而藤洛更走不开。

安若泽进京述职,还要在京城联络筹划倒谢大计,藤洛既然答应了安若泽,起码要坚守到安若泽归来。

更何况山贼的事情还未了结,剿杀官兵之事更是一个大大的隐患。

藤洛和田甜商量一下,只能拿些银子,让回来报信的兄弟带回省城。

藤洛给青衫和巴掌分别写了信,无非是叮嘱他们注意安全、随时保持联络。

青衫平安,藤洛心安。

藤洛终于可以安下心来,全力组织赈灾重建之事。

为灾民新建住房和开垦播种进展虽不很快,但一切都很有秩序。

住房和耕田的分配,灾民自救社定过规矩,实施过程中,虽偶尔发生一些小的问题,但总体上进展还算顺利。

最难解决的,还是食物难题。

虽然想尽办法,采集野菜树叶,捕鱼打猎,但越来越多的灾民聚集到东平,饥饱问题还是东平面临的首要问题。

这次洪灾,城外受损远比城内严重得多。从表面上看,居住在城里的百姓好像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洪灾的影响逐渐蔓延开来。

天保王朝,受上天庇佑,风调雨顺,很少发生大的灾害,因此,天保王朝对于农耕的重视,远不如之前的历朝历代。

由于很少的耕农就能生产出养活很多人的粮食,因此,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延续,王朝从事农耕的人口也越来越少,很多人转去从事商业、工匠业。

王朝百姓早已适应了社会分工的细化,缺粮买粮缺菜买菜成了人们生活的习惯,因此,少有人家会囤积大量粮食。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消耗,不仅是原来居住在城外的贫民,便是住在城里,家境相对殷实的百姓家里也几乎揭不开锅了。

东平城里,粮价一日几涨,因为抢买一小袋粮食而发生冲突的事情时有发生。

不要说普通百姓,就是富商大户的日子也不好过。

大灾之初,知府安若泽杀鸡儆猴,富商大户们不敢不从,捐出了不少存粮。

安若泽走后,府衙又接连几次去富商大户家征集粮食,富商们内心虽不满,但有了上次的教训,谁也不敢公然反对,只得乖乖地将余粮献出。

富商家的粮仓有顶,灾民的肚子没底啊。

饥荒问题,已经不仅是灾民的难题,也涉及到城里的富户。

朝廷方面,迟迟没有实实在在的赈灾举措,解决饥荒问题,还得靠自己。

在藤洛的倡导下,灾民自救会吸收进好多位居住在城里的富商。

富商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有方方面面的关系,他们的参与,更能集思广益,想出更多办法。

朝廷方面的赈灾粮是指望不上了,只能自己想办法。而办法无非两个:种粮或买粮。

种粮需要时间,远水不解近渴,远粮自然也不解近饥。

而买粮同样困难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