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 (第1/4页)

对联、窗花一贴,大红灯笼再这么一挂,年味立马就来了,看着特别的喜庆。

而大年三十的重头戏除夕年夜饭,则是由蔡小满主持的。

贫穷人家这一顿都会很讲究,更别说在吃上头最舍得花钱的蔡家。菜肴非常的丰富,鸡鸭鱼羊肉全都有,蔡小满早就撸起袖子等着这一天大干一场。

年夜饭必须的一道菜就是鱼,还得是全须全尾的鱼,象征年年有余。这道鱼蔡小满准备做成松子鱼,酸酸甜甜的讨个好兆头。

其他的还有八宝鸭、白切鸡、干锅羊肉、四喜丸子、腊味和炒、粉蒸肉以及芋头扣肉,还有之前做的豆腐圆等,将角桌摆得满满当当,中间火塘上还架着装着野山菌鸡汤,一开始可以喝汤,后面用来烫菜。

不仅如此,蔡小满还用一部分的羊肉腌制串成羊肉串,用的新疆烤羊肉的做法,晚上和明天可以烤羊肉串。过年前蔡家就买了木炭,平常为了省钱用的是柴火,过年的时候就比较讲究,直接用的是木炭。

如此就不用在烟熏火燎之中吃饭,可以吃得更加痛快舒坦。

蔡小满如今已经做惯了,而且并不是她一个人承包所有,大家一起帮忙。男人负责杀生,女人则负责料理和清晰。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没一个偷懒的。

等到夜幕降临的时候,一家人终于围在了热乎乎的火边,非常奢侈的点燃了两盏煤油灯。

一桌子的美食,让人产生极大的幸福感。

“一年就等这么一天了。”蔡大江看着一大桌子菜,不由感叹道。

平日里他们偶尔也会吃得很好,可也没有现在这种感觉,好像一大桌子好菜怎么都吃不完似的。

“自打小妹开了窍,咱们家真是越来越好了。”蔡大江拿起筷子,看着一桌子惹人馋的没事,简直不知道往哪里下筷才好。

都太好吃了,先吃哪一个都好像对比起别的菜似的。

这话说得其实不太合时宜,如今蔡老根换行了,收入就没有以前好了。

秦氏也觉得不对,连忙夹了一块松子鱼到他的碗里:“赶紧吃鱼。”

“嗯,嗯,松子鱼,送子鱼,是该吃这个!”蔡大江点了点头。

这下气氛更加诡异了,高氏简直想把自己这个傻儿子抽一顿,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我们两个确实该多吃一些。”秦氏脸色不变,笑眯眯道。

她现在想明白了,孩子的事看缘分,她现在着急也没法子。与其成天想些有的没了,不若好好过日子。反正该愁的她也愁过了,现在孩子没来她也没法子。

大夫都说她身体并无异样,养养总会有的,她现在也还年轻,先放宽心,后头肯定会有的。

“现在开始就要看你们小一辈了,今年你们都越来越好了,我和你们娘心底都很高兴。”蔡老根感慨道,今年于他而言是个大转折,虽说目前瞧着好像钱少了,日子好似往差里过了。

事实上,并非如此。

锔碗这门手艺是他们祖传的,他那个大弟弟是指望不上了,他简直就是毁了蔡家名声。祖传手艺绝对不能丢,否则就是愧对祖宗。

从前下不了狠心,经过这么一招倒是破釜沉舟了。之前也存了些钱,有了些家底,倒也不怕后头日子难过。最要紧的是,四个孩子越来越好,这才是让他最为欣慰的。

“爹,娘,你们以后就等着享清福吧。以后啥都不用干,可以到处遛弯到点吃饭就成,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就可以把这个家撑起来。”蔡小满笑嘻嘻道。

高氏乐了起来:“啥都不干,那我和你们爹不是成了老废物了吗。”

世人以勤奋为荣,好吃懒做为耻。只要手脚还能动,不管多大年纪都会想着要做点什么,劳动人民闲不下来。只有那些躲懒的,没出息的人,才期盼成天没事干。

有事干才有活路,这是祖辈传下来的至理名言。

“怎么能说是老废物呢,娘,您还得帮我们去谈生意呢,爹可以专心琢磨‘锔活秀’。”

高氏故意逗她:“那不是还得干活吗。”

“这不一样啊,以前你们是为了生计,以后是为了兴趣。一种是物质享受,一种是精神享受,那追求完全不同。”

“什么乱七八糟的,有啥物、物啥的,我瞧着你说话越发让人听不懂了。”高氏无奈的摇摇头。

蔡小满嘿嘿笑道:“差不多听明白就好了嘛。”

“行,今后这个家就看你们的了!”高氏乐呵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