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 (第1/4页)

“但是,再让他们辅佐朕的儿子,情况已经改变,他们在朝堂上若是立稳脚跟,只恐马上就会生出其他的心思。朕不能将祖宗的江山社稷托付给这样有野心的人。”

“这些话朕说出来,心中其实是松了些的。他们辅佐朕登基,朕自然是感念,朕不是心狠的人,如果不出什么事,这些人必定是跟在朕的身边,在朕的朝廷上,荣华富贵一辈子。”

皇上的话还说着,门口有人叽叽咕咕的小声说话,皇上皱眉停住了,声音一顿,大太监就明白了,忙出去轻声的呵斥。

外面说话的声音便停了,几个人诺诺的答应声。

等连公公进来,皇上想了想,问道:“什么事?”这个时候敢在外面出声打扰的,显然……

大太监连公公忙躬身道:“是翊坤宫的良妃娘娘……想来探望皇上……还说,听宫女说惠妃娘娘胃口不好,她也想去看看。”

果然,皇上猜的没错,若是寻常,也许这种心机还有些用处,但是现在,皇上已经在托孤了,在说身后事,良妃的这种心机就显得格外的恶心,令人厌恶。

皇上皱眉,冷冷的道:“良妃、宁嫔依然各自在自己的宫殿,不住踏出一步!惠妃那边派些绝对信任的人去服侍,多多宽慰。”

大太监犹豫了一下,道:“那……让不让大长公主或者永定侯夫人进宫?惠妃这几日也是心神不宁的……老太太也求见了几次了。”

皇上想了想,道:“让宫人劝慰劝慰,若是还不行,明日请晋王妃进宫。”他从回来之后就没相信过大长公主,现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自然绝对不会允许大长公主再进宫来插一脚。

说不定她一进宫,便什么事都查出来了,她再动什么心思,皇上还要防备她。

连公公忙答应:“是。”退下站在了一旁。

韩耀庭在一旁安静的思考着。

皇上这是把良妃和宁嫔关在宫里了,惠妃傻乎乎的也跟着闹腾,显然同良妃和宁嫔一样,不知道前面皇上这里出了什么事,想要探听罢了。只不过她怀有皇上唯一的骨血,皇上现在对她就好像是保护瓷器一样的保护着。

但又不让楚老太太和郭氏进宫?

韩耀庭寻思了一下,便明白了。

皇上怕他病情严重的消息散播出去,大长公主也不是省油的灯。

处理了这件事,皇上继续说:“这是其一。其二,晋王是皇族,对朕,对祖宗的江山社稷都是忠心耿耿,交托给你,是最合适不过的。朕虽然和晋王只相处了这大半年的时间,但能够感觉的出来,晋王是平和理性的,明事理有分寸,这件事交给你,朕很放心。”

“其三,朝中的大臣们虽然心思各异,各有想法,但你出面到底名正言顺,比别人都有威信。”

说到这里,皇上苦笑了一下,道:“威信这方面,咱们兄弟这一点都不太好。朕登基时间不长,你之前在京城处境艰难,三弟那个昏君欺负你,故意让你没有皇家尊严……”

韩耀庭忙道:“皇上,臣必然殚心竭虑辅佐皇子……”想说只是的,但想了想还是没说出来。

皇上点头道:“朕知道你的意思,情况会有很多的变数,慢慢的来商量,每一种情况该如何做,合适的机会,朕都会和你说的。”

继续道:“所以,从现在开始,晋王就要开始辅政了。”

这个决定却让韩耀庭很意外,有些吃惊的看着皇上道:“皇上,您这是……让臣辅政,只恐朝臣们不服。”

“朕生病了,朝局尚未稳定,昏君在位的时候只顾玩乐不处理朝政,这些年积压了多少?朕这大半年能处理多少?一点点也积压了下来,不处理如何能行?”皇上摇着头道:“你不用担心,朕下了旨,朝臣们不服的,只管来找朕分说。”

“皇上龙体最重要,这个时候应该安心的养病,跟这些人分说,对身体不好。”韩耀庭道。

皇上想了想,道:“那就你去说。朕知道,晋王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任何事情你都分说的过,只是看你愿意不愿意说罢了。但是现在,这个担子你不得不担起来。”

韩耀庭直觉着不妥。他的意思,不服的人会是谁?必定是梁启明那些人啊,还能有谁?

但皇上不知道是听没听出来,亦或者其实就知道会是那些人,已经想好了怎么应对了?

想了想道:“皇上,梁启明和松涛都是儒士出身,这些人嘴皮子厉害,搬出来圣人先人的大道理来,皇上圣体违和,哪有那个精力和他们斗嘴?若是交给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