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 (第1/4页)

高源道:“注意着点,也许会有什么行动。”

大家道:“是!”

朝堂上。

众大臣上朝叩拜完毕,皇上便命人宣读了让晋王辅政的消息,果然不出所料,太监传旨的声音才落,金銮殿里就炸了。

一个三十来岁的大臣先忍不住的出来了,大声道:“皇上!此举实在于理不合啊,我大豫朝建朝二百年,就没有亲王辅政的规矩!”

这个第一个出来的人,是礼部右侍郎叫牛席。他原本只是礼部的一个主事,但正经科举进士出身,因此一直都有种怀才不遇的感觉。

松涛到了礼部之后,提拔了他为侍郎,牛席对松涛有知遇之恩,因此已经很自觉的站在了梁启明、松涛这一阵营,现在听见了皇上的圣旨,心想这就是礼部该管的事情,正好也是他出头露脸的机会。

因此跳了出来。

皇上皱眉看着他,道:“你是何人?”

牛席跪下道:“臣乃是礼部右侍郎牛席。皇上,我太宗皇帝定的规矩,皇子年满十八岁就要封亲王,移居封地,不奉召不可进京,无事不可在京城中逗留!晋王应该马上回到他的封地去,而不是做什么辅政王爷,这完全的不合规矩!”

皇上冷冷的道:“你之前任何职?”

牛席大声道:“臣启皇上,臣之前在礼部任主事,已经十年了。”

他想说他的资历够的很。

皇上冷冷的道:“既然在礼部十年了,晋王因何事进京,你总该知道?晋王在前朝昏君治下被软禁京城,怎么不见你出班禀奏?为晋王说话,请晋王回封地去?”

牛席一下子就被问住了,脸涨得通红,嘴巴动了动想要反驳,但马上知道自己要反驳的话是有些强词夺理的。他虽然是文臣,善于强词夺理,跟人辩论,但现在说话的是皇上,他总不能和皇上去强词夺理去?

一个败下阵来。

松涛皱眉看了一会儿,出来了,反倒没有牛席那么的看起来气愤,躬身道:“启奏皇上。臣亦觉此事不可,牛大人所说的本是正理。我朝规制,亲王是需要回封地去的,晋王之前因为一些缘故滞留京城,虽然不是他的责任,但现在事情已了,晋王应该回封地了。我大豫朝从未有摄政王之说,且皇上正当壮年,聪颖明智,为何突然地让亲王辅政,此事若让天下人知道了,必然忧心皇上是否误听了谗言?做了不和祖宗规制的决定?”

皇上轻声咳嗽了几声,斜倚在了龙椅上,对韩耀庭道:“晋王,松大人既然是针对你的,朕便准你为自己辩护,驳斥他的言论。”说着咳嗽了几声,继续道:“一会儿若是还有人质疑,均允许你驳斥。”

韩耀庭便出来躬身道:“是。”

这才看着松涛,笑道:“松大人,你的询问皇上的旨意里面有。圣体违和,加之近年来朝廷事务处理不勤,积压了不少,皇上心里着急,但龙体实在无法支撑,这才允许本王辅政。”

“皇上圣体违和,也只是短时间内而已。有什么必要立辅政王爷?”松涛说着,目光炯炯的看着韩耀庭:“晋王爷,您这是想暗示什么吗?”

韩耀庭道:“皇上龙体自然是很快会痊愈的,所以,本王辅政也是短时间的,只是在皇上生病期间,帮忙处理一些积压的朝政而已。”

韩耀庭说着,也看着松涛:“松大人,你觉着本王暗示什么了?”

松涛脸色一沉,哼了一声,就不跟他说,依然是对皇上禀报道:“皇上,朝中文武大臣齐备,六部尚书在列,无一缺员,皇上龙体欠安,但朝政绝对不会压着,被说是十天八天,便是三五月,小半年,朝政也不会乱。各司其职,各管各事,职能不出错,便没有出错的地方。让晋王辅政,实在是多此一举,且这样的话,反倒还多了一个掣肘臣子们的人,六部的事务,还要询问辅政王爷,晋王乃是王爷,从未参与国事,不是臣大胆贬低王爷,但王爷能不能对国事有助益?怎么确定他不会起了反作用,反倒让六部大臣步步难办,事事无法?”

皇上没说话,倚在龙椅上。

既然说了让晋王驳,就由晋王驳。

韩耀庭道:“本王尚未辅政,松大人倒先派了一堆不是,松大人如此有先见之明,不应该在礼部,应该去钦天监啊。”

松涛冷笑:“翻动嘴皮子拌嘴?这里可是金銮殿。”

“正是金銮殿,所以本王奇怪,松大人是怎么确定本王一定会掣肘六部的?”韩耀庭道:“随意污蔑本王,本王也不能答应。”

松涛顿了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